有关香港人身份认同问题的讨论,在香港研究中可谓历久弥新。

本书以香港人身份认同的历史演变与现实处境为研究对象,同时观照香港文化政策的形成、发展及与身份认同的相互构建关系。在书中,作者结合文化研究、香港研究、文化政策及文化社会学等领域交叉学术视野,以一种公正性评判的客观立场,与文本分析及其所嵌入的政治经济语境相联系的分析视角,对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影响香港人身份认同变迁及建构的结构性因素展开讨论。通过作者对香港文化政策的历史探究,我们可以看到背后制度的内在逻辑对人的思维、行为的深层次影响,也可以看到身份认同与文化制度建设之间的互动,深具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第一节 关于身份建构及文化政策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 022

第二节 香港人身份认同与文化政策研究文献回顾与评述 053 第二章 香港人身份认同存在问题的成因 075 第一节 回归前香港社会本土意识的形成及香港认同建构 077 第二节 回归后制约香港人身份建构的相关因素分析 100 第三节 身份建构逻辑:文化与结构的阐释路径 117 第三章 香港文化政策变迁与身份建构 133 第一节 回归前香港文化政策的形成及身份认同机制建立 135 第二节 回归后香港文化政策发展及其对身份建构的影响 169 第三节 身份认同的制度性生成机制——

第一节 三种文化政策话语对身份建构的作用 232

附录:香港、台湾、新加坡三地文化艺术资助政策比较研究 317

后记 399

任珺,籍贯浙江绍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艺学专业博士。现为深圳市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研究员,深圳大学饶宗颐文化研究院兼职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文艺美学、文化理论、公共文化政策、深圳/香港城市文化研究等。出版《文化权利:回溯与解读》(合著)、《跨域视角下的文化政策研究》、《文化艺术资助机制及政策研究》等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