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传统文化日益受到人们重视。那么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李义平近日在济南举办的大舜论坛上指出我们不能囫囵吞枣地接受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一定要进行与时俱进的转化使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李义平说作为上层建筑的文化是特定时代经济形态或经济基础的反映。文化是从来不需要记起、也永远不会忘记的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中国传统文化是对自然经济以及几千年封建历史的反映是农业文明的升华和凝结但其中有制约市场经济发展的文化内容。

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经济发展很快尽管原因很多但重要的一点就是这些地区的文化和内部省份的文化是有差异的尤其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文化较内陆发达。这说明一个地区经济是否发展不在于文化底蕴是否深厚而在于深厚的是什么样的文化底蕴这些文化底蕴是不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

李义平指出我们现在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体制变了就必须与时俱进地建设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文化。建立起与现代工业文明相适应的文化不能陶醉于对传统文化、对古人的盲目推崇。比如传统文化中的忠、孝、诚信、和谐、坚忍不拔的进取精神都是可以继承和发扬光大的而重农轻商、官本位等则是不合时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