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小孩说谎,不要急着处罚,多倾听!
父母多半担心若小孩说谎没有适当处理,以后将演变成其他行为问题,甚至是犯罪行为,所以,严厉的处罚或责骂是常见的处理模式。父母希望让小孩了解自己说谎行为是不对的,会得到处罚以及付出代价的。
但若仔细观察父母的处理方式,多半发现父母会以处理大人的说谎的方式直接应用在小孩身上,而且基本上都是以父母自己的观点来看问题,很少有站在小孩的立场着想的,常导致原本有机会跟小孩好好讨论正确价值观变成亲子间的冲突,结果反而让说谎的行为持续反复的出现。
处罚之前,先想想!
父母在发现小孩有说谎行为时,请先冷静想一下,小孩为何要说谎、要用说谎行为来表达什么,小孩是故意的吗?我们有机会让小孩表达吗?是不是我们忽略了小孩的感受,这些需要平静的心情才能思考的,不要只想着继续用更严厉的方式处罚,如此通常对事情没有帮助!
小孩常因为害怕责罚而更会说谎,常是小孩的问题没解决,反而变成家人间的冲突,你与小孩的关系反而变差;所以,记得处理小孩说谎行为时,如果你觉得自己已经动怒,这时应该先将自己的情绪安抚下来,不要只想着“处罚 ”或者过度担心──“如果这么小就会说谎,那长大怎么办?”
我通常告诉家长“说谎不是会不会,而是要不要!”当小孩认为说实话比较好,自然就不需要说谎,但若你已经无能为力来处理小孩的说谎行为时,建议带小孩到儿童心智科门诊接受协助与建议,以下提供一些给家长的建议。
(一)首先厘清小孩是否能分辨真实与假装:
一般来说,4岁以上的小孩就有分辨真实与假装的能力,所以对一个3岁假装手上有个苹果请他吃,他可能会眼睛看着你,不知道你说的苹果在哪里,因为他并不懂这种假装的游戏。
当你不清楚你的小孩是否能分辨真实与假装的差异时,试着说一些生活上的小故事,让他知道什么是真实或者假装,试着让小孩知道说谎会造成的影响,因为小孩说谎的目的常是为了脱罪,向他们解释说出事实会让事情好处理,但说谎可能会让事情变的更糟,不要对小孩这种的说谎行为过度反应与生气,否则小孩常因为害怕你生气反而更不敢说实话。
如果情绪正在气头上,尽量等情绪稳定后再谈,而且处理时不要只顾著说教,要让小孩有适当表达的机会,鼓励他说出过程与缘由,做出一些是非判断,你再来评估小孩目前的价值观与判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