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神葵的种子极容易取得,且发芽率高,所以一般繁殖均采播种繁殖,每年3-5月为播种适期,发芽适温在20-30℃。

生育适温范围大15-30℃皆可,对土壤的选择亦不严苛,但需日照良好,是一种既耐旱且又能粗放栽培的作物。株距可采1米,生育期间可进行1-2次摘心促进分枝,自然况下每年10-12月开始开花,花朵早上开放,下午花瓣随即凋谢掉落,萼果于花谢后逐渐肥大,萼片肥厚,若为经济栽培即可开始采收萼果应用。

台湾于1910年自新加坡引入栽种,其名称是由英名Roselle音译而来。茎直立。植株可高达2-3米,但一般经济栽培多控制在1.5米左右以利采收。茎皮紫红色或绿白色,幼株叶呈长卵形,长成后多为掌状分裂,花朵单生于叶腋,由下往上开,花瓣覆瓦状排列,犹如芙蓉般美丽,极具观赏价值。而洛神葵经常被拿来利用的是为其"萼果",由萼片与下萼于花谢后增大,形成美丽之宝珠状,其含有3%苹果酸,色素及酸味均可制成加工品,如果酱、果汁、蜜饯或饮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