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气氛是一年不如一年。春节是农业社会的产物,我记得小时候,过年前约一个星期,年节气氛就相当的浓,连舞龙舞狮都出笼了(小朋友班底的,过年前半个月就开始练习了),过年一定会准备舞龙舞狮的红包。
现在是大过年也看不到舞龙舞狮,连我们这个乡下也是一样。 所谓的返乡过年,其实大部分时间是去陪“人家”过年,而不是陪“家人”过年。
现代人平常饮食或娱乐普遍都不错,没有一定要过年才可以享受一番。就如同布袋戏以前很红,现在就不行了,因为电视节目太多了。
觉得Android中文输入法(注音、仓颉)不易输入?觉得闹钟/行事历有改进的空间?
其实,像老外的嘉年华之类的,也并不是因为吃不饱穿不暖而来的,我们好像是自古人口实在太多,所以会把重点放在“吃饱没”,也竟然演变成我们打招呼的方式。可能,我们并没有老外那种为节庆而节庆的深层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