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方”不是人人都受用,但观点不难明白:生活的快乐和愉悦,多数来得快,亦去得快,要短暂的欢愉变得长久些,得从活出意义着手。

工作生活,占去我们每天大部分清醒的时光,从中找到乐趣,应是头号目标。但本质注定,打工这个“套餐”,畅快、喜乐等美味固然有之,郁结、倒霉等例牌亦从不“漏单”,若能视之为小菜一碟,多点正向思维应对吊诡的现实,方可做到苦中作乐。

近年为上市公司和政府部门主持的培训活动上,多半会问参加者“你最喜欢工作的哪方面?”最多人答得最快的是报酬,但只是薪高粮准和福利优厚吗? 想深一层,不少人会答是工作团队的成员和同事,尤其是来自倚靠群体工作的部门。可能出乎一般人所料,每次总有人理直气壮说,是工作的价值及意义。

职场生涯的经验告诉我,从工作本身,到共事的伙伴,以致赚取的报酬,正是打工仔女乐业的“三头马车”。

先看工作本身,假如要在高温热厨房工作,大多数人都会认为是苦差,但无碍厨师乐在其中施展烹饪功夫,赢得食客的赞赏。抬头一望,空姐空少要在万尺高空服侍诸般乘客,工作又紧凑繁琐,却可以乐在云端,助人踏上愉快旅程,自己亦顺道周游列国。

从上天到下海,海关人员既要不惧风浪与挨更抵夜,又要钻进仅能容身的船底机房搜查,不少却甘之如饴,以承担“护法守关”的责任为荣。七十二行,各有艰辛,各有贡献,亦各具姿彩。

谈到工作的苦与乐,工作伙伴是一大来源。看看身边早一步退休的前辈,其“老友”中旧同事为数不少,便可思过半。现代企业讲求团队合作分工,我们与工作伙伴共处的时间比家人还要多,如果“贴错门神”,就肯定苦不堪言了。然而能够互相尊重和体谅,相交相知的机会总是大些,经历数份工作,便可组成有点规模的“旧生会”了。

在现实世界,不是每样工作都开心有趣,但不要忘记劳心劳力换来的,是温饱安稳的生活。在政府和大机构工作的文秘人员,常说工作重复刻板,但待遇比上不足,比下却绰绰有余了。

谁发明了“返工”,我不知道。谁决定了当中的苦与乐,大家心里比我更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