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和人工智能的出现,令工作与生产效率大大提升,改善人类生活,但同时却带来了隐忧。美国有一名数据输入员悄悄地利用程式把工作完全自动化,令原本需花整个月完成的任务,缩短至 10 分钟内完成,而且几乎全无错漏,他因对雇主隐瞒事情,而心感矛盾。他的做法是否恰当,引来争议,但自动化可以缩短工作时间,提升工作效率,则无可置疑。
上世纪三十年代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因斯曾经预言,指出自动化和大规模生产可以分担人类工作,让人类的闲暇机会增多,为使工作平均分配,人类可“分配”到的工时估计是每天 3 小时或一星期 15 小时。一直以来,自动化多针对重复性的工作,如存货管理、数据资料输入、例行报告的撰写,以及图表演绎、数据库管理等。早前,顾问公司麦肯锡估计,到 2025 年不少知识型工作同样会受自动化、人工智能等创新科技取代,影响全球至少 2.3 亿人或 9%的劳动人口,牵涉全球薪酬的 27%,即 9 万多亿美元。
第四次工业革命以创新科技为全世界带来巨大改变,而且不会逆转,我们可如何应对科技的挑战以减少其影响? 美国有人提出向科技巨企争取补贴,以援助因科技发展而致失业的群众,此举未免过于被动。凯因斯认为懂得掌握技巧的个人或雇员最能守护工作,而我却深信只要拥抱科技,具备多元技能,自然能够无惧科技浪潮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