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日报讯(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刘湘竹)从7月23日开始,甘井子区大连湾街道李家村工作人员刘钰丰就没有回过家。主要负责辖区棚户区231户居民,1600余人保障工作的他,一直站在抗疫工作最危险的地方,每天超负荷工作,与密接人员打交道。他说:“能为大家做点事儿没什么说的,如果不是做这个工作,我也肯定会去做志愿者。”

李家村是这次疫情的“核心区”,棚户区居住人数多,人员构成复杂、流动性大,因此,入户排查等工作难度格外大。从7月22日之后,刘钰丰和同事们就一头扎到防疫工作中,排查密接人员,为大家送去生活保障物资。每次打电话做转运居民的思想工作,电话一打就是半个多小时。这些天,刘钰丰没有一天是凌晨之前结束工作的。从前天早晨到昨日中午,刘钰丰就吃了一顿饭,他说顾不上也确实吃不进去,这些天,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有一天,忙完白天的核酸检测工作,晚上5时接到转运通知,他和同事们立即接着忙,一直忙到了第二天早晨6时,短暂休息两个小时后,又开始了新一天的工作,抗疫以来,连轴转已经成为他的常态。每天,刘钰丰都要穿着厚厚的防护服顶着高温奔波在棚户区的各处,每次只要胳膊放下,汗水就会顺着袖子往下流,晚上脱下防护服的时候身上没有一处干爽的地方。这几天,天气潮热,刘钰丰好几个同事都因为中暑被送往了医院。

刘钰丰是个不善言辞的人,采访中他的语气一直很平和,他觉得一切都是应该的,一切也都会好起来。当被问起这些天感觉最欣慰的是什么时,他笑了。他说:“是看到街上没有人,大家都听话在家隔离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