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10年前,你说你不知道什么是斜杠,那很正常;但是现在,如果你不知道斜杠到底是什么,那么几年后,被市场淘汰的可能就是你。

这不是危言耸听,多项研究已经显示,正职工作正在全球各地快速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各种碎片化的工作。

在未来,有一项能力,需要我们去重视,那就是“斜杠力”。

这项能力,让你在未来“碎片化工作机会”的浪潮中,仍然能够逆势不倒。

研究显示,全球的正职工作机会正在快速消失当中,取而代之的是碎片化的工作机会,我们将这种碎片化的工作机会,称为“零工经济”。

数据显示,过去十年,从事替代工作的美国人,增加了超过五成,从2005年的10%,成长为2015年的15.8%(资料来源:《零工经济来了》)。

《就业的终结》这本书的作者泰勒‧皮尔森,在书里面提出了三个观点来说明,为什么传统的就业模式正在逐渐没落,取而代之的,将会是“零工经济”。

过去我们常说,随着科技的发展,有部分工作会消失,但是有新工作将会被创造。但是人工智能的来到,将打破这种平衡。也就是,被消失的工作,将远远高于被创造的新工作。

无论如何,传统的正职工作职缺,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零工经济,也就是碎片化的工作机会。

你可以跟任何东西做对,但绝对不要跟趋势做对;零工经济,就是未来职场的工作趋势。

如果说零工经济是一个趋势,那么未来的工作型态,将会是如何的呢?

《斜杠微创业》这本书的作者,在书里面提到了“三叶草组织”的概念,这概念是由查理斯·汉迪所提出。

汉迪认为,现代组织应该由三个部分所构成:

我们可以发现:第一个部分是正职员工,第二个部分是外包人员,第三个部分是兼职员工。

也就是说,未来企业的正职员工,可能仅剩下组织的核心成员,其他则是兼职员工跟外包员工。

诶,有人可能会问,正职员工剩下组织核心成员,那企业还能运作吗?当然可以,只不过其他工作,都由机器人去做了而已。

“三叶草组织”或许就是人类从朝九晚五一直到不需要工作之间的过度期,而这中间的过渡期,就是大部分的人,做的都是零工经济,而做着零工经济的人,都成了斜杠工作者。

斜杠力,就是为了因应“零工经济”这个趋势而生的。

最近我看了《多动力就是你的富能力》这本书,作者是堀江贵文。这本书最重要的部分,其实就是作者不断提倡的“多动力”这个概念。

堀江贵文认为,多动力就是:能同时完成许多不同目标的能力。

其实,多动力指的就是“斜杠力”。

斜杠力,已经成为现在的职场工作者,应该好好思考跟培养的一种能力了。

斜杠力,指的就是,你拥有多项专业能力,而且这多项专业能力,最好能够彼此结合。技能跟技能之间,重合度越高,就越能发挥斜杠的优势。

斜杠力,就是拥有多项专业能力;斜杠力越强,就代表你的多项专业能力,重合度越高。

亚当斯是呆伯特系列漫画的作者,他认为,要成为全世界前面10%的人,你有两条路。第一条路,是在某个领域练到前面10%,第二条路,是在两个领域里练到前面25%。

以亚当斯自己为例子,他擅长画漫画,但他做不到顶尖,他的画画技能只能达到前面25%的水准。不过他还有一个技能,他会写笑话,他写笑话的能力也不是全世界最好的,但是他写笑话的能力也能够达到前面25%的水准。

同时,他还曾经在办公室待过很多年,所以特别了解办公室政治,而办公室政治,刚好就是呆伯特漫画的主题。

最后他把“画漫画”跟“写笑话”这两项技能,再加上对“办公室政治”的了解,结合起来,画出“呆伯特漫画”,在全球声名大噪。

这就是亚当斯提出的“25%哲学”,在两个领域以上,进入前面的25%。

亚当斯所展示的是什么?就是一种斜杠力。而且亚当斯的斜杠技能,100%高度重合。

一个人,要同时拥有两个能排在前面25%的技能的人,其实是很少的。如果你可以把自己的两项斜杠技能结合起来,专注去做一件事,就有可能取得了不起的成就。

这种技能叠加技能,创造更大优势的能力,就是现今职场工作者,应该培养的“斜杠力”。

零工经济跟斜杠工作,就是未来职场的就业趋势,面对趋势,最好的方式是顺着它,而非违背它。

正职工作正在减少,零工职缺正在增加;今天不培养斜杠力,明天你就会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