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永恒的主题潜在无数故事里,或深或浅,被书写,被阅读,被诉说。

怎么带领孩子理解死亡的议题呢?

这次选读的绘本是《当天使飞过人间》和《只能自己走》(暂译),以“狗”为主角,亲近但保留一点距离,带领孩子在故事里经历陪伴、分离与思念的情感。

《当天使飞过人间》的主角是一只长了翅膀的小狗,被遗弃在路边的它在遇见老农夫之后,彼此的生活都有了改变。《只能自己走》则是用如诗如梦的图文,陪伴逝世的小狗们,走一段最后的旅程。

两个故事剥除了文字描述(前书无字,后书无中字),孩子阅读图画有更多的停顿与想像,一句一句,重新诠释。

接下来,试着写一个故事,关于对一只狗的爱与思念,题目自订。结果出乎期待。跟大家分享这篇令人触动的短文:

在一个都市里,有一位男人常在自言自语:“至少曾经回来过。”他每天心里想着以前常常一回来时,会听到“汪汪汪”的叫声,也会想着它一去不回的身影。别人一看到他都会觉得好陌生,因为他很少出门。男人觉得日子一天天过去很孤单,男人拿着破破烂烂的旧碗,滴着眼泪,他说:“当时的阳光是这么的灿烂。”突然,白色的羽毛从天而降的飞过来,男人脑海里咻!他突然看到他的小米猫在划船。他红著双眼笑,他心中的大石头砰的掉了下来。男人醒来了,看着相框,一边笑一边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