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在人的思想中,有不同的层次。一般的人,只是要神帮我解决棘手的问题。这时的神,是人想像的神,是人理智的产物。这时的神,是因为求助无门而出现的,那并不代表真神,不是神自我启示的神。虽然这时的所罗门,得到了高位、财富、智慧,但仍不能满足,他也发现人的有限,于是他加上一位看不见的神,就是使徒行传十七章23节所说的“未识之神”。

这时人或许知道有神,或许会把解决不了的事,都交给这位未识之神;然而,这位神只是人想像的神,只是宗教的神,还不是拯救的神,还不是与人有关系的神。

然而,所罗门想像有一位神之后,他又转回自己的路,并没有继续寻找这位真神;可能也是因为他找不到真神之路,于是就放弃寻求,又回到自己的方法。第一章末了,他还是觉得虚空,只能倚靠自己的智慧,尝试找出人生的答案(参考二章1节)。

他好像一只无头苍蝇,这里试一下,那里试一下;因为他不服气,决定要找到人生的答案。然而,他还是无法以自己的力量找出答案。他知道要找神,却没有门路,于是还是用人的方法、人的聪明去找答案。然而,离开神就无法找到真正的答案。

寻找神的路在哪里呢?

原来人类是知道有神的,似乎很早就知道的。然而,人的下一步又如何呢?要寻找神才对。但寻找神的路在哪里呢?人可以自己寻找神吗?传道书的另一个重点,就是告诉我们有神,以及要寻找神。

然而传道书并没有提到如何寻找神,只有在最后一章提出一个暗示,就是我们要找的,乃是创造万物的主,而不是另一个受造物。

同时,更进一步说到,不只是找到神,而且要找到启示――就是祂的律例和诫命(参考十二章13节),然后才能找到人生的道路。今天人的宗教,不是找到造物主,乃是把受造物奉为神明,那是亵渎真神。若要找到神,光靠人的力量,是永远找不到的,这就是人的极限,是我们必须承认的事实。

因此,在传道书第一章的经文中,“神”只出现了一次;为何只是昙花一现呢?因为人没有路,若勉强而为,那就只是把神变成一个受造物。若不能得到神的启示,人是永远无法认识神的。人虽然知道有神,但却没有路去找神,就只能用自己的方法,去寻找人生的答案,而最终的结果,就只是找到宗教,而找不到真神呢!

所罗门想找人生的答案,但因为人的能力有限,他一定要加入神的帮助。

加入神是人类的自然现象,但下一步更要紧的,是要得到神的启示,否则我们还是会走错路。宗教是人寻找神,但我们要的,不是宗教,乃是信仰;唯有神的启示,我们才可以真正认识神。

加入神是人类的自然现象,但下一步更要紧的,所罗门的神,在他脑中一闪而过之后,他又觉得不要浪费过人的智慧、不要埋没傲人的地位及财力,所以他又倾己所有,试着找寻人生的答案,原来所罗门是被自己的智慧所捆绑,他拥有一切之后却依然虚空,于是他不死心,要去找答案。

加入神是人类的自然现象,但下一步更然而,虚空是灵的层面,不是体及魂的层面,不论他如何努力,都不会找到灵中的答案的。

故此,所罗门想征服虚空,最后却被虚空征服,他终究会失败,因为在人是没有答案的。若早知道没有答案,人就不必白费气力;然而在所罗门之后,还是有很多所谓智者,仍在寻求解答。不过,既然连最聪明的所罗门,试过所有的方法还是无解,那之后的人还需要再试吗?

所罗门告诉我们,即使全世界最聪明的人,要用自己的方法寻找神,终究是找不到的。唯有得到神的启示,才可以认识这位创造万物的真神,才可以找到人生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