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简介 台湾自铁器时代起,考古遗址便时常出土玻璃珠,而玻璃珠的使用,也由此一直延续至历史时期,甚至成为当代原住民重要的物质文化之一。近几年,也不乏透过玻璃珠科学分析,探讨史前玻璃原物料、半成品、成品流通之研究,以此讨论古代各区域文化之间的交流。本演讲将简单说明古代玻璃珠分析之概念,由基础的玻璃材料性质谈起,透过生产工艺之角度切入,建构玻璃原料采集、玻璃烧制、玻璃珠制作之基本框架,并且以台湾铁器时代的玻璃珠为例,说明如何借由科学分析解读古代玻璃配方,及其背后所反映的印度太平洋地区玻璃工艺之原料、成品、知识等交换活动。
★本演讲为人类学系考古田野课程举办,欢迎所有师生参加;
惟防疫期间请遵守相关规定(例如配戴口罩、量测体温、实名制与人数管控等)★
从体质特征到古代DNA–丹丹、尼尼与适应 / 寒波(盲眼的尼安德塔人石器匠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