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八年年底,为了寻找在台登山失踪的儿子鲁本,完全听不懂国台语的新西兰人费尔,身上挂着贴著儿子大头照的告示牌,独自漂泊于阿里山山区。他前后六次千里来台寻子,均无功而返。走过失去挚爱的试炼,费尔交到了许多朋友。美丽的山林,诚恳相待的村民,温柔的江蕙歌声,成为遥遥系着他的乡愁。如今哀伤沉淀,他把当年寻找儿子的挣扎、痛苦、绝望、希望,原住民带他观看的生灵世界,一一化为文字。
那是他眼中的台湾,我们的台湾,我们得以一窥这位远道而来的父亲最直见性命的告白。
“台湾,是一个宠我的地方。台湾人,是一群宠我的朋友。
没有失去爱,不觉得有爱。
不曾伤心,不知道自己是活在多么珍贵、多么广大的一份爱之中。
我很欣慰,鲁本的最后,是在台湾的山区结束,
我不是作家,只是一个小小的画家和雕刻家。像画画一样,我试着用不同的色彩层次,把往事画出来。这本书献给儿子鲁本(Reuben),献给台湾。最困难的日子里,那儿的人收留了我、帮助了我、认了我这个朋友。这不只是我的故事,也是这群人们的故事。这是台湾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