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 [zhōng huá mín zú] 我国各民族的总称。包括五十多个民族,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遗产和光荣的革命传统。 *** 《中国革命和中国***》第一章第一节:“中华民族不但以刻苦耐劳著称于世,同时又是酷爱自由、富于革命传统的民族
为深入贯彻中央、省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国家《深化新时代威斯尼斯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指导纲要》和省委有关文件要求,根据中共河南省委教育工委、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活动的通知》要求和威斯尼斯人党委的工作安排,威斯尼斯人0907官方网站在全体学生中开展了“中华民族一家亲”主题征文活动。 威斯尼斯人广大学生踊跃投稿。有的通过讲述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感人故事来感染身边同学
为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近期,机电工程学院紧扣“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围绕迎接二十大、学习宣传二十大精神和贯彻落实中央、省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举办了“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演讲比赛。 学院各年级各班级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学生参与活动热情高。演讲学生紧紧围绕“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突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用充实的内容、真挚的情感,讲述了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的感悟与理解,抒发了对党和国家的热爱之情,表达了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浓厚感情和新时代青年要永远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坚定决心
2019年5月23日下午,党委工作部在铁道楼学术报告厅举办了一次党建和思政工作队伍培训会。参加人员有学校党支部书记、党支部委员、专职辅导员、专职思政课老师、2017级入党积极分子。培训会由党委工作部张京伟干事主持
为促进我院师生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于10月6日下午,通过腾讯会议开展了“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演讲比赛,我院本、硕同学积极参加了此次活动。 通过前期报名、筛选,共有28份作品入围我院决赛阶段,比赛前,主持人宣读了比赛规则及流程。随后,参赛选手依次进行演讲,选手们以自信十足的姿态,慷慨激昂的语言讲述了他们对“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理解
2021年5月21日,中国历史研究院举办“兰台讲堂”第二讲。中国历史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金民卿研究员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史上具有根本转折意义的大事变”为题做了精彩演讲,深入浅出地讲述了中国***成立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史上的决定性意义。历史学院全体本科生现场聆听本次讲座,并就相关问题向金民卿研究员提问
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王希隆教授做客“泽霖讲坛” 9月27日晚,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王希隆教授应邀做客“泽霖讲坛”,开展了题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的历史考察”的学术讲座。此次讲座为我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列讲座,由李吉和教授主持,民族学、社会学等相关专业师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报告中,王希隆教授从中华民族的起源、华夏族的形成和华夷五方格局、汉族形成与自在时期中华民族的发展三个方面讲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的历史考察
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院(中华民族园)是一座复原、收藏、陈列和研究中国56个民族文化、文物、社会生活的大型人类学博物院。 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院(中华民族园)位于国家奥林匹克公园内,占地50公顷,园内规划建设中国56个民族的博物馆和景区。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院(中华民族园)于1992年开始建设,1994年6月18日北园建成开放,2001年9月29日南园建成开放
2021年5月21日,中国历史研究院举办“兰台讲堂”第二讲。中国历史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金民卿研究员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史上具有根本转折意义的大事变”为题做了精彩演讲,深入浅出地讲述了中国***成立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史上的决定性意义。历史学院全体本科生现场聆听本次讲座,并就相关问题向金民卿研究员提问
专题学习中,同学们认识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促进民族团结、增强“五个认同”尤其是中华文化认同的思想前提、情感依托和文化皈依。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凝聚共识与形成合力相促进,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心中。 会议上,优秀团员卢世峰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他的发言中表达出要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上下功夫,要努力做具有天下观的爱国者、有理想的奋斗者、有本领的实干者、有担当的开拓者和有德行的奉献者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侵略战争屡遭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一支以先进理论为指导、为人民利益、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队伍。舒坚说:“抗日战争也是国家的责任。由振兴的领导力量选择、重塑、锻造的过程
在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中,“多元”是指中华民族是由包括汉族在内的56个民族组成;“一体”是指这56个民族是统一在一个国家内。所以,在我国这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中华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具有同一性;中华民族是与中国这一概念相关联的“国族”,即涵盖整个国家的属于国家层面的“国家民族”。 在我们的民族政策、措施和宣传中,除了凸显与强调中华民族内各民族之间的多样性、差异性、区别性,还应该加强对中华民族作为整个国家的国族的一体性、共同性认知的强调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 还是爱国主义诗人政治家屈原的纪念日
3月7日至8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主任伊力汗·奥斯曼率调研组,就“树牢中华民族历史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题在我市考察。内蒙古自治区政协机关党组成员、副秘书长傅永文,鄂尔多斯市政协副主席马嘎尔迪,市政协民族宗教港澳台侨联络委员会主任孟克宝鲁德陪同。 调研组一行先后到鄂尔多斯现代羊绒产业园、伊金霍洛旗颐和生态文化博览园、乌兰淖尔社区、鄂尔多斯文化产业园、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研究中心及成吉思汗陵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进行实地调研,详细听取相关情况介绍,对我市相关工作情况给予充分肯定
中华民族繁荣富强,靠的是各民族团结友爱。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开辟了各民族团结友爱的新纪元,中华民族展现出巨大的向心力、凝聚力,展现出无比的自信心、自豪感。60年来,各族人民高举民族大团结的伟大旗帜,和衷共济、和睦相处、和谐发展,携手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的壮丽史诗
本次讲座嘉宾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曾少聪研究员,讲座的主题为:“中国海外移民与中华民族认同”。讲座由我院院长王欣教授主持,全院师生通过线上或线下形式参加了讲座。 曾少聪先生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与人类学研究所二级研究员、《民族研究》常务副主编兼编辑部主任、国际移民与海外华人研究中心主任,长期从事海外华人研究
澳师新闻网9月3日电(记者 林麟)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纪念日。75年前,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永远的历史丰碑,是海内外中华儿女永恒的集体记忆。 当天,历史学院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纪念日”为主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团日活动,“观影片”“谈感悟”“怀先烈”
今年以来,桂林市象山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绩效考评为引领,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辖区各族群众“五个认同”意识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一步深化,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和睦之花朵朵盛开。 以绩效为“风向标”,营造民族团结进步浓厚氛围
御林古桑园,也许比不上名山大川的秀美,比不上江河湖泊的婀娜,但是,它的美丽让人流连忘返。 中国印刷博物馆是世界印刷行业最大的博物馆,它的宗旨就是弘扬中华民族悠久而辉煌的印刷文化。 留民营村于1986年10月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正式承认为“中国生态农业第一村”
9月20日,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国家民委党组书记、主任巴特尔赴西北民族大学调研,围绕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师生代表进行了座谈。 调研期间,巴特尔前往西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详细了解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等方面的情况。座谈会上,西北民族大学党委书记邓光玉介绍了学校改革发展取得的新成绩,教师代表赛音、学生代表扎西卓玛谈了对学习使用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体会和认识
七夕同聚,共赏诗情。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积极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风尚,推动广大干部职工家庭和睦、社会和谐。8月4日上午,手机网投(中国)有限公司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七夕”经典诵读主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