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戴式电子成为现今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使得苹果、谷歌、微软、三星、小米与华为为了积极抢夺这领域正积极进入介入。根据Yole Development预估到了2020年全球穿戴式装置产业的出货量可达2.95亿,市值可达900亿美元。

Yole Development认为驱动穿戴式装置产业的三大市场分别是消费、健康医疗与工业。基本上,穿戴式装置可以算是物联网革命中的一环产业,因为给人们透过一种自然模式且友善方式带来有用的资讯,比起传统个人电脑来说,穿戴式装置将变得更为人性化。

图一、全球穿戴式装置产业的出货量(201-2020)

在消费性市场方面,Yole认为健身手环与智慧手表比起其他穿戴式装置成长的还要迅速。因为除了新兴企业之外,包含消费性电子厂商、运动业者、手表业者、奢侈品牌业者都投入消费性穿戴式装置市场。

至于健康医疗市场方面,Yole认为助听器、血压监视器等将帮助穿戴式装置市场前进。不过,由于健康医疗在使用穿戴式装置已经一段时间,因此预估将呈现一个缓步走坚的态势。

至于工业用的穿戴式装置,于未来一段时间也将持续成长,虽然不会很突出但是却是很稳定的市场。

穿戴式电子产品往往与医疗保健相关。因为在通常情况下,笨重的医疗设备只有少数几个功能,而且不是友好界面的使用方式。甚至有些设备包括助听器和血压监视器,都只是执行单一任务,因为它们不属于智慧装置。可是近期市场发展保健与消费产品的界限,将愈来愈模糊,这很可能让其发展出现重大转折。

Yole认为穿戴式装置于医疗与消费市场会慢慢合一,因为个人化医学牵涉到以聪明和可靠的设备来达到自我监测健康的效果。然而,这类型的设备,需要在一个非侵入性的方式上以生物讯号来达到高精度,高可靠的追踪。只不过要达到这目标需要几年时间。

在目前之基础上,传感器已经足够微小,而且能够可靠和准确的放入9立方厘米的设备中,同时可提供一个性能堪比智能手机的功能。

虽然生物传感器(HRM,出汗传感器,皮肤温度)的整合在缺乏经验和技术挑战上面临困难。但是,电池的限制与更低的功耗,推动行业朝着更加优化目标前进。软件也扮演关键角色,与传感器融合创造更智能的传感器就依赖软件。预估穿戴式装置上传感器(sensors)将从2014年的1.12亿个成长至2020年的8.35亿个。这证明了这个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826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