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车运动在奥运中主要分为四大类,包括较长途的公路赛及山地赛,及以短途为主的场地赛及小轮车赛。中国单车队的表现在世界上一向只属中游,在2016年奥运才首次凭场地单车夺金。刘永松坦言,以单车为运动项目,与代步的意识全然不同,又认为中国人正欠缺将单车提升为运动文化的意识。

刘永松以法国为例,全国约6700万人口之中 ,参与单车运动的就有1300万人,占全国的18%;反观国内约14亿人口,却只有约600万人以单车作为运动,只占全国的0.46%,可见单车运动未算普及。他认为,要将单车由交通工具提升至运动文化,必须发展配套设施,并加以推广,如宣传正确的道路安全意识、竞赛意识及观赏方法,让大众更容易参与这种运动。

对于中国单车队现时的发展,较侧重培训短途赛,长途赛表现则仍有待提升,刘永松认为这是与成本效益考虑有关。他指出,长途赛所需的资源很多,以公路赛为例,就需要有9个具有职业车队级数的运动员,组成一队以队制形式出赛,还要应付地型、气候、运动员恢复、战术部署与车辆补给等。虽然中国的地型及气候足够配合长途赛的发展,但各项赛道及配套的发展开支大,运动员训练时间长达5至10年,而且成果难料。在着重成本效益的情况下,商人及运动员较愿意放资源在室内短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