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型和第九型有不少相似之处。这两个类型的人都喜欢与人交往,都把他人的需求放在自己的需求之前,都相信奉献,喜欢保持积极状态,等等。但是, 二者的不同之处也是显而易见的。
通常一般状态下的第九型人会把自己误认为第二型,但第二型误认为自己是 第九型的情况却不常见。一些一般状态下的第九型人(尤其是女性)认为第二型 是爱心型,如果她们觉得自己充满爱心,就会认为自己理所当然是第二型。但是, 爱心并非第二型的独有特征,所有类型(包括第九型)的人都同样有爱别人的能 力。所有的类型都有一些共同特点(例如攻击性和焦虑),但不同类型表达爱的方 式是不同的,必须予以区分。
第二型和第七型都会变得情绪化和歇斯底里,所以容易被误判,虽然第七型 人的情绪变化得更快。一般状态下的第二型人热情、感情外倾,甚至有戏剧性, 但是他们在表达热情和对他人的欣赏时会遇到困难。第二型人的情感比较深沉 (属于情感三元组),他们的感情与他们的自我意识、行为以及跟他人的互动紧密联系。
对第二型和第六型的误判很常见,因为二者共有一些重要的特征。这两种类型的 人都很热情、都希望受到别人的喜爱。不过准确地说,第六型人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 和支持,而第二型人则希望被人爱、被人看做重要的人。二者都乐于取悦别人,不过 第六型人会表现得爱玩、有点儿笨拙,通过戏谑和玩笑来让别人对他们产生感情。一般状态下的第二型人也希望得到别人的好感,但更多的是通过一种秘而不宣的优越感, 他们的热情友好实际上在暗示是他们给予了对方爱和友谊、肯定和建议,而不是在向 他人寻求友谊,即使这是他们最初的目标。
之所以会混淆第二型和第四型,主要是因为这两个类型都属于情感三元组, 并且非常注意人际关系方面的起伏。不过即使有这些类似之处,二者也不容易发 生混淆,混滑通常是因为判断面过于狭窄。举个例子,如果第二型人最近刚刚经历了一段情绪低落期,或者刚结束一段重要的感情,那么他们容易把自己误认为第四型。
翼型和主要类型的混淆可能造成对这两种类型的误判。具有第一型翼 型的第二型人很难被误认为是第三型,具有第四型翼型的第三型人一般也不会被误 认为是第二型。而具有第三型翼型的第二型人和具有第二人翼型的第三型人都具有 魅力,希望受到喜爱,喜欢取悦他人,因此容易被混为一谈。例如,人们通常认为 “富有魅力” 是第二型人的特点,因此会产生误会。但实际上人人都能以某种方式表 现他们的魅力,而第三型人也的确非常迷人。因此,区分二者因何在他人眼中具有 魅力至关重要。从根本上看,第二型人通过为他人做好事、把注意力放在他人身上 来取悦他人。”你怎么样?好像看起来不太好啊。”)第二型人给他们很多让人感激的关心,以期望别人把自己看成朋友或熟人。他们取悦他人最主要的动机是创造密切的关系,拉近与他人的距离。
如果从他人身上获取爱的渴望得不到根本的满足,不健康状态下的第二型人就会潜意识地试着走旁门左道。他们渴望被爱、被关心、被极度地感激。生理疾病似乎是确保他们获得一直在追求的感激的一条可靠道路。生病是一条解决之道,他人必定别无选择地照顾他们。虽然被照颐和被爱并不是一回事,但离他们一直渴望的被爱已经很近了。
我们在一般状态下的第二型人身上看到的占有欲已变为以自己的方式、有时甚至是神经质的方式强制性地要求他人付出爱。此时,第二型人出现了幻觉,自认为有绝对的权力向别人索取想要的一切。在不健康状态下的第二型人看来,其他人必定拥有他们想要的一切,因为他们认为,以前他们曾自我牺牲,现在别人也应当为他们牺牲一下。
在人们的生活中,向不健康层级转变通常需要一种环境背景,或是受到长期的伤害,亦或是一场重大的人生灾祸,而这些一旦发生,第二型人就会经历一种糟糕的剧烈转变。他们的攻击性已经很强烈了,但因为这种攻击欲望和他们”好好先生”的自我形象相冲突,因而他们不敢表达内心真正的感觉。结果不健康状态下的第二型人必须通过间接方式来表现他们的攻击性,通过操纵他人来攫取他们想要得到的那种爱的回应。但是不管怎么说,即使是操纵别人,所获取的回应也永远无法满足他们。
2号第六层级:自负的“圣徒”
此类人的观点比较好理解:一般状态下的第二型人自觉他们做了很多好事,为别人做了很有意义的事。他们牺牲了自己,关心人们的需要,可他们只是希望别人为此感激自己。在他们看来,别人将他们所做的努力完全看成理所当的;他们觉得没有人看重他们,也没有人考虑到他们的需要,或以相同的方式为他们牺牲一下,他们觉得别人都忘恩负义,从不为人着想,甚至必须随时提醒才知道他们是多么善良。
2号第五层级:占有性的“密友”
因为人际交往能力出色,对于一般状态下的第二型人而言,身旁聚集著一群曰益依赖他们的人并不稀奇。他们喜欢营造一个以自己为中心的大家庭或共同体,这样,他们便成了他人生活中的重要人物。他们笼络他人,使他人觉得他们既是这个家庭中的一分子,又因受邀加入这个大家庭而对他们感恩戴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