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2年织田信长攻灭甲州大名武田家后,对德川家康说:“我都50岁了,此生最大的遗憾就是还没亲眼看过富士山。”于是家康精心为信长安排了11天的豪华旅行,从甲州南下,绕过富士山,一路游山玩水,从东海道返回安土城。这也是信长一生唯一一次出游。大约40天后,信长就死于本能寺之变的大火之中。
富士山自古以来就有山岳信仰的传统,但与西藏或尼泊尔的圣山观念不同,日本人相当重视登顶的重要性,后来甚至发展出以富士山登顶参拜为例行要事的“富士讲”组织。
富士山在成功登录为世界遗产之后,每年吸引30万人来攀登,也就是说在7、8两个月的登山季中,每天平均有5000人尝试登顶富士山。这可能比我们的阳明山还要热门许多。
富士山远观极美,高达3776米的独立圆锥火山,不管从哪个方向望去都是一样的完美山形。尤其是白雪盖顶的富士山,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心中日本的代表形象。
不过实际攀登的经验可就没那么完美了。富士山气候多变,常有雾雨强风袭来,让人寸步难行;6合目以上全为火山灰石地貌,仅有少数蓼科植物可以存活,没有日本夏季登山看花赏景的乐趣。同时人潮汹涌,每间山屋都人满为患,每人分配到的床位大约只有50公分宽,连翻身都很困难,更别说可以好好睡一觉了。
整个行程最动人的,或许是在下山后,当你再一次看到富士山巨大优美身影的那一刻。回想辛苦攀登的过程,自己曾经站在山顶,俯视着眼下大地,感动于自己曾经付出的努力。
当听到队员们发出这样的赞叹时,我很高兴,我曾经为了促成这个回忆付出了小小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