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光是去年一年,就用掉32亿4千多万支宝特瓶,这些宝特瓶一旦成了废弃物,势必对自然界造成永久伤害。但科技创造了无限可能!你随手丢弃的保特瓶,现在借由纺织业者改造下,竟然可以成为一件件漂亮的衣服,被视为是最有前景的环保绿金产业,估计将为台湾带来上百亿台币的商机!

实际穿着体验的顾客听闻后都感觉难以置信,因为穿起来满舒服的,甚至比一般西装裤要凉快,也比想像中的舒服、有弹性。

这件西装裤无论是外观或触感都与一般长裤没什么两样,唯一的差别,就是画着宝特瓶形状的挂牌,上面标示著由11瓶宝特瓶制成,更让人惊讶的是,这种将宝特瓶变成聚酯纤维的技术,是由台湾领先研发出来的。

纺织产业综合研究所副主任黄博雄说:“其实宝特瓶的用料,跟纺织(化学纤维)的用料是一模一样的,当我们做纺织的用料到某一个程度时,当然要去思考如何善用这种经常容易丢弃的宝特瓶,直接借由回收的这种体系,再来直接转化成可以抽丝的料。”

这块长105公分、宽110公分、高80公分的宝特瓶砖,总重量300公斤,台湾光是2007年就消耗掉32.4万块,这样的宝特瓶砖相当于32亿4千多万支宝特瓶,这个惊人数字背后代表台湾对自然界的惊人伤害,但每回收一支宝特瓶就能够减碳93公克,比脱掉西装外套还来得实际。

这就是宝特瓶的再生契机,借由回收分类、切片处理后的保特瓶片,经过抽纱处理化腐朽为神奇,变成了舒适的布料。

世堡纺织董事长罗忠祐说,“绿的宝特瓶我们就可以做成绿的碎片,所以将来做成的衣服就不要染色,光染这个色。”假设一件衣服1公斤,水就要150公斤,若化纤产品也要110公斤,那穿一件衣服就等于要浪费掉110公斤的水。

宝特瓶制成的环保绿金衣,不但让版图小小的台湾成为全球环保界的巨人,工研院及业者更是估计2015年将为国内纺织业者带来1000亿台币的惊人产值,有了废弃宝特瓶成绿金的经验,现在业者还想再创造一次made in Taiwan的奇迹。

罗忠祐强调,香蕉也可以变黄金,他指著原本要变成肥料的原料,我们可以把它再变成布、变成纱,甚至变成衣服。这样看来,或许再过不久,你我身上就会穿着这么一件香蕉大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