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港商逐渐意识到开拓内地市场的重要性,但也同时面对不少障碍和挑战。根据内地企业的成功经验,从另一角度审视港商可采取的内销策略。
虽然2008年环球金融海啸的影响逐渐减退,但由于欧美经济存在结构性危机和缺陷,当地市场还需要一段时间才有可能回复到海啸前的水平。
另一边厢,内地市场渐趋成熟,延续多年的增长势头,因此开拓内销市场逐渐成为港商求存、求发展的一大方向。
据统计,2011年拥有250000以上中产阶级人口的内地城市已有90个,远高于美国和加拿大的总和(70个),并预期会于2020年上升至约400个。
倘若企业未能把握时机,尽快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内地市场争取到优势,既会因药石乱投而耗费大量宝贵的资本(如劳力、广告和贸易支出等),造成短期损失,更会失去“先行者优势”,增加将来巩固品牌地位的难度,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
掌握“心法”、“阵势”和“招式”是在内地市场争取成功的基本入门。受到西方的商业思维和规范局限,不少企业从线性角度考虑,认为发展中国家会逐步跟随发达国家的市场发展模式,并对内地市场作出各类错误假设,结果令他们不能发挥优势,在内地市场铩羽而归。
“招式”看似老生常谈,但企业必须打破既有的思维谬误和局限,并结合上述市场阵势的考虑,才可牢固地把握个中窍门。
虽然香港制造业中小企与跨国企业在规模和业务上存在一定差异,但由于香港作为国际城市,加上沿袭英美的商业和法律制度,不少制造业中小企均可能对内销市场有同样的误解,故应对此加以留意,制订符合当地市场实况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