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
5月23日,由山东省能源局、山东煤矿安全监察局主办,泰安市能源局、山东省煤炭机械工业协会、山东省煤炭行业协会联合承办的“山东省煤矿智慧化建设和智能化改造论坛”,在泰安市隆重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煤炭科工集团首席科学家王国法,中国煤炭机械工业协会理事长张勇,山东省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栾健,山东省煤矿安全监察局副局长杨成超,泰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红旗等领导出席了本次论坛,各产煤市能源管理部门负责人、煤炭管理科负责人、各省属煤炭企业、煤矿和市县属煤矿分管负责人参加了本次活动,我公司应邀参加并进行了产品展示,受到了与会领导和专家的一致好评。 本次论坛主题以“绿色、智能、创新、发展”为主题,坚持以四新促四化,加快煤矿智能化改造,推进煤矿数字化、信息化和智慧化建设,实现减人提效,提高安全保障能力,建设一批智慧化、安全、高效的现代化矿井,促进全省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
按照《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完善煤矿产能登记公告制度开展建设煤矿产能公告工作的通知》(国能发煤炭〔2017〕17号)要求,现将截至2022年12月31日煤矿建设项目开工信息已经报备且采矿许可证和营业执照齐全的合法建设煤矿,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齐全的合法生产煤矿的产能情况予以通告。 建设规模不符合煤炭产业政策或产能置换方案没有得到省级有关部门审查确认的建设煤矿,产能不予通告。 生产煤矿应在矿区显著位置公示煤矿生产能力和年度、月度生产计划,不得超能力生产
“刮板机准备启动,采煤机开始启动……”在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枣泉煤矿调度指挥中心,工作人员按下启动钮,地下200米深处,一只“机甲巨兽”开始活动。 在华电煤业集团隆德煤矿,类似的“无人生产”已成常态:没有机械轰鸣、没有煤尘飞扬、没有人员忙碌。井下,采煤机割煤、拉架、推溜全部自动完成,滚滚“乌金”通过传送带缓缓运至地面
记者近日从国家矿山安监局山西局了解到,山西省严格落实“强装备、夯基础”的工作要求,推广先进适用装备,淘汰落后技术装备,提升了煤矿本质安全水平。 山西局积极推动全省使用小绞车作为主要辅助运输方式、未使用端头支架、工作面支架工作阻力低等煤矿改造升级,推广使用单轨吊、端头支架和高阻力液压支架等先进适用装备,以“强装备”保安全。督促有关煤矿淘汰工作阻力明显不够的液压支架175套,大力推进省属煤矿企业116个工作面使用超前支架,323个工作面使用端头支架
近日,云南煤矿安全监察局联合云南发展改革委员会、云南省能源局等8个部门印发《云南省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实施意见》。作为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升煤矿“五化”水平、推进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世界一流“绿色能源牌”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抓手,全省煤矿智能化发展将大大加速。 《意见》明确,到2025年,将推动建成一批智能化示范煤矿,同时,所有大型煤矿和灾害严重煤矿基本实现智能化;到2035年,全省各类煤矿基本实现智能化,构建多产业链、多系统集成的煤矿智能化系统,建成智能感知、智能决策、自动执行的煤矿智能化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