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协助家长认识“隐障生”需求,台南市政府与台大共同开发“隐性特殊需求资源指南”,透过结合特教专业,即早发现特殊孩子需求,帮助家长认识隐性特殊学生需求,也了解如何寻求相关资源。
南市府教育局说明,所谓“隐障生”,泛指外表无异于一般人,但具有自闭、亚斯伯格、过动或轻度智障等学生。由于此类学生在求学阶段常因注意力不集中、冲动、过动等特质而影响学业、心理及人际关系,成为老师在教学或班级经营的挑战。
教育局指出,目前隐障生仍需面对身份认同问题,有些家长担心孩子接受身障鉴定、取得特教资源,会让孩子被贴上负面标签;但隐障生在普通班有其特殊需求,但若未被识别,也容易被同学及老师忽视,造成家长的两难。
南市教育局与台大共同开发《隐性特殊需求资源指南》。取自写真AC
为协助家长认识孩子需求,教育局携手台大社会系教授石玉华师生,共同开发“隐性特殊需求资源指南”,试图为隐障生提供在校生活与亲师互动需求的问题解决策略,其内容包括隐性特殊需求特质初估图,让初期观察到有疑似隐障生的家长,能初步评估孩子的状况,协助家长了解和掌握相关资讯,并提供资源指南,适切整合特教、学校辅导以及社福体系资源。
石玉华表示,《隐性特殊需求资源指南》是由“社会设计”方法透过经验者研究、社群共创的历程,所产出的成果,期待能让更多人认识隐性特殊需求学生,并给予特教资源,为初期观察到隐性特殊需求学生状况的家长与教师,提供最基础的服务指南,让他们在探索跨体系辅助资源时,不会无助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