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燃,但可助长其他物质燃烧。在火焰中释放出刺激性或有毒烟雾(或气体)。 禁止与可燃物质接触。 周围环境着火时,允许使用各种灭火剂。
与可燃物质和还原剂接触时,有着火和爆炸危险。 着火时,喷雾状水保持料桶等冷却。
防止粉尘扩散!严格作业环境管理!
咳嗽,咽喉痛,喘息,呼吸困难。 局部排气通风或呼吸防护。 新鲜空气,休息。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给予医疗护理。
发红,灼烧感,疼痛。 防护手套。 先用大量水,然后脱去污染的衣服并再次冲洗。
发红,疼痛。 护目镜,如为粉末,眼睛防护结合呼吸防护。 先用大量水冲洗几分钟(如可能易行摘除隐形眼镜)然后就医。
恶心,腹泻,呕吐,咽喉疼痛。 工作时不得进食,饮水或吸烟。进食前洗手。 大量饮水,给予医疗护理。
干燥。严格密封。与可燃物质和还原性物质、金属粉末及强碱分开存放。
化学危险性: 该物质是一种强氧化剂。与可燃物质和还原剂反应。加热时,该物质分解生成含氨、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的有毒和腐蚀性烟雾。如果在溶液中,与铁、铝粉和银盐激烈反应。水溶液是一种中强酸。
接触途径: 该物质可通过吸入其气溶胶和食入吸收到体内。
吸入危险性: 20℃时蒸发可忽略不计,但喷洒或扩散时,可较快地达到空气中颗粒物有害浓度,尤其是粉末。
短期接触的影响: 该物质刺激眼睛、皮肤和呼吸道。吸入粉尘可能引起哮喘反应(见注解)。
长期或反复接触的影响: 反复或长期吸入接触可能引起哮喘。反复或长期与皮肤接触可能引起皮炎。反复或长期接触可能引起皮肤过敏。可能引起一般性过敏反应,如荨麻疹或休克。
该物质对水生生物是有害的。
用大量水冲洗工作服(有着火危险)。因该物质而发生哮喘症状的任何人不应当再接触该物质。哮喘症状常常几个小时以后才变得明显,体力劳动使症状加重。因而休息和医学观察是必要的。不要将工作服带回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