菅义伟当年的同事桥本升证实了这一说法。桥本回忆,1986年,菅义伟首次准备参选国会议员时,小此木彦三郎认为他以素人挑战其他政党的成熟选区,没有胜算,反对他参选。

菅义伟的另一段争议发言则体现了他追随梶山静六时的未竟之愿。9月7日接受《朝日新闻》专访时,菅义伟表示当选后将贯彻“脱离派系”模式,不会与自民党内各派系事先讨论人事安排。此外,他还强调,“希望聘用在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士、有改革意愿的人。最优先的还是有改革意愿的人”。

然而,“庶民的胜利”远不能概括菅义伟,勤奋、忠诚、创见与背叛、决裂、阴谋贯穿了他45年的政治生涯。对这位在安倍内阁中任职时间最长、接触媒体最多的政治人物,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北京大学教授王新生的评价是菅义伟“是个很好的大管家,但没有政治家的能力”。不过,日本国立政策研究大学教授邢予青则看好“菅义伟时代”,因为菅义伟在行事风格上和安倍有相似之处,“当日本经济需要复苏时,需要这样一位强有力的领导人”。

菅义伟的自传核心就是这本书的副标题:“让官僚动起来。”作为安倍的“内阁总管”,菅义伟最重要的职责是推动政策落地。此前,当他向官僚们提出希望在2007年前通过防止市政破产的立法时,手下再次告诉他这是不可能做到的。但这一次,菅义伟直接绕开了他们,挑选十名年轻公务员组成项目组,加班工作三个月完成了提交给内阁批准的议案。

“这不由让人想到有平民宰相之称的原敬,或者更近一些的、同样出身农村的田中角荣。”亚当·布朗森说。但事实上,菅义伟家在当地算得上是富裕阶层。他的父亲早年曾在满铁任职,回乡后白手起家,成为雇佣40多个农民的草莓种植大户。

邢予青和佐佐木文子都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根据日本政治的现实,菅义伟的说法不可能实现。“自民党首相的位置取决于派系联盟。菅义伟本人不属于任何派系,他是根据自民党的派系权力格局当选的——七个派系中有五个支持他。所以他执政的时间将取决于他如何处理每个派系的要求。”佐佐木说。

横滨市民北原照久回忆了另一个细节:菅义伟的一次集会上来了一千多名女性。在女性婚后普遍居家不工作的时代,北原称“集会上出现这么多妇女,还是第一次。”1998年,菅义伟成功连任国会议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