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艺术而艺术”这句话怎么理解?

众所周知,西方文艺复兴在17世纪前期结束后,法国取代意大利逐渐变成欧洲乃至世界的文化艺术中心,在之后几百年中,法国文学、绘画、雕塑、音乐等领域取得了可喜成就,代表了当时的最高水平。在19世纪中后期的法国,随着人们对艺术本质的深刻理解,诞生了一个非常著名的口号,就是“为艺术而艺术”。

“为艺术而艺术”最初因为诗歌理念而诞生,核心思想有三个,即三个反对。

一是反对文学不能成为现实生活的附庸,要跟现实生活拉开一定距离。

二是对艺术反映社会问题持反对态度,认为艺术不能越俎代庖,做社会学领域的事。

除过这三大核心思想之外,还认为艺术家在创作中要秉持理性态度,以展现客观事物的外在美为宗旨,在作品中要隐藏自己的真情实感。

19世纪中后期,现代艺术理念已经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在各个艺术领域,艺术家都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探索,如印象派绘画,现实主义文学,象征派诗歌,等等,它们都属于新理念下催生的艺术形式。

从整个19世纪的艺术思潮来看,“为艺术而艺术”的思想观念跟现代艺术理念显然是背道而驰的,就注定它只是昙花一现。事实上,到20世纪初期,“为艺术而艺术”的理念已经成为过眼云烟,很快被其它艺术理念所取代

以我个人的理解,“为艺术而艺术”是艺术家的一种人生信仰,是对从事的艺术心存的一种敬畏之心,是对自己艺术探索之路的一种执着坚守。

不论外界怎么变化,外界的诱惑有多么大,作为艺术家,一定要坚守自己的艺术信念,并要在艺术上表现出强烈的探索意识,肩负振兴艺术的责任,创作出不愧于时代的好作品。

艺术家都是“善变”的,这句话正确吗?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梦公园---《珍爱梦公园》

一个骨子里透着搞笑态度的艺术家---《北野武的深夜物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