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号仓库兴建于1917年,于1995年纳入二级古迹,为台中地区重要的人文环境和观光资源。20号仓库位在台中火车站后站,是铁道仓库艺文再生计划中的首站,于2000年6月9日正式对外开放。
铁道所拥有的产业文化资源,深刻地记录着台湾的发展轨迹,并蕴含人们共同的生活记忆。因此,“铁道艺术网络”计划将闲置的货运仓库整建为艺术家工作室及艺文展演新地标,与国际艺文生态接轨,发展地方文化特色,期待促进艺文产业及观光契机。
“20号仓库”作为全台铁道艺术网络的先发节点,由姜乐静建筑师规划改建,从晦暗仓储空间,创造出了艺术村的新人文意象,逐步建构为中部地区重要的当代艺术展演平台,扶持艺术家无数,更有多位走上国际舞台。
20号仓库,是台湾第一个获得完整的整建资源而加以活化成功之闲置空间。其概念是将货品运输,转变成艺术的输载与流通。20号仓库的运作概念并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地连结各方面的视野与专业,逐渐透过资源连结形成在地的艺术文化场域。
目前驻站艺术家包括了各种创作领域,举凡设计、工艺、绘画、雕塑、环境、观念艺术与剧团艺术家,彼此在观念的交流与激荡中,不断地进行跨领域的艺术能量交汇。
在经营团队的规划里,除了主展场举办常态性重点展出外,次展场、驿空间与点子空间也以不定期方式、轮替呈现各种前瞻性观点的动、静态艺术展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