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港人有服胃药习惯。香港大学医学院昨发表最新研究,发现一种常用于治疗胃酸倒流及胃溃疡的药物“质子泵抑制剂”,长期服用或增胃癌风险。服三年或以上,风险更增七倍。研究团队呼吁市民勿胡乱服用此药,应依照医生处方,一般胃痛及消化不良病人更毋须服用。

本港每年约有一千宗胃癌新症,当中逾半人死亡,死亡率高。港大医学院内科学系肠胃及肝脏科讲座教授梁伟强昨表示,胃癌成因绝大部分源于感染幽门螺旋杆菌,本港约一半人口是幽门螺旋杆菌带菌者。质子泵抑制剂是最常用于治疗幽门螺旋杆菌、胃溃疡及胃酸倒流的药物,本港最常用种类是“泮托拉唑”。

港大医学院跟进医管局○三年至一二年间,约六万三千名名接受幽门螺旋杆菌根治治疗的患者,平均观察期为七点六年,期间有一百五十三名确诊胃癌。研究对象中,百分之五服质子泵抑制剂。结果发现,每周服用至少一次者,患胃癌风险较没有服用者多一倍以上;每日服用的风险更增加四倍。长期服用三年,风险更多七倍。

玛丽医院肠胃及肝脏科专科医生张嘉盛说,长期服质子泵抑制剂加速胃黏膜萎缩及导致胃内细菌增生。研究显示服用时间愈长,患胃癌风险愈高,但仍属观察性研究,并未充分证实两者因果关系。此药十分有效治疗胃溃疡及胃酸倒流,亦是杀死幽门螺旋杆菌的有效药物之一。若持续服用少于一年,严重副作用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