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文章:1. 真心分享:谢建泉2. 两扇心窗:陪伴3. 两扇心窗:陪伴是世上最珍贵的礼物4. 医护心语:“医生,如果是你,会怎样做?”5. 病友心语:蝴蝶姑娘6. 解开心结:困苦中仍须紧握价值和意义7. 关心健康:器官捐赠——将死亡转化为生命8. 关心健康:哮喘9. 体现心情:人生下半场,你打算怎样?10. 从心出发:承蒙主爱 秉持初心 服侍病人11. 院牧心笺

“我们一生的年日是七十岁,若是强壮可到八十岁……”(诗篇90:10上)如果按圣经所言,那么我们的人生下半场,可能在四十岁左右就开始。当然,现今医疗先进、科技发达,“百岁人瑞”越来越多;可是,病患年轻化也是一种隐约的趋势。

执笔之际,听传道人提及,教会近来有好些四十多岁的弟兄姊妹突然因病离世;之前也有认识的中年朋友突然患癌,贴近死亡边缘,及后经过治疗得以康复。

我们无法预测那一刻是我们的“人生下半场”,但是,我们可以活好现在,以及倘若拥有的下一刻。区祥江教授的著作《人生下半场,学习善待自己》提到如何在心态上和行动上预备自己步入人生下半场,同时亦提到回望和整理过去。个人认为,当中有些心态和行动,其实不一定要等到“下半场”才要有。书名提到“学习善待自己”,正是不少人都需要学习的。“善待自己”不等于荒诞度日,纵情享乐;却是从忙碌的工作、生活、家庭等压力中释放,对自己欣赏、肯定、爱护。

过去的日子,你有善待自己吗?不要等到“人生下半场”才善待自己,因为谁也猜不到何时已经踏入了下半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