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人这种心理模式,可能源自于母亲在怀孕时,经历到无人关心自己,无人照顾生活的孤立感,凡事都要独自打理,在家庭家族的亲情关怀上,有着欠缺和不足之处。

这种情形使得母亲在怀孕时,为了填补情感的空虚匮乏,以奢侈花费或纵情饮食的行为,过度在物质上满足自己的需求。在胎儿出生后也只以提供食物,来满足小孩在生理及情感上的不同需求,以物质供给来替代情感关怀,并掩饰自己在情感表达上的无力感。

当某人成长之后,便习惯以金钱交换和物质供给,和外界建立人际往来的互动关系,但也容易在金钱上太过敏感,处处和他人产生价值观的不合,因而情感不睦甚至情感破裂。

因此在某人的心理模式中,已被设定了一种“情感等于金钱”的程式,所以在他的人际关系中,一旦有人和自己的金钱价值观不同,就“等于”彼此的情感不合。

虽然在小我意识的理性层面,我们都不“想要”重复这种制约行为,所带来的情绪困扰和生命磨难。但不可否认的是,无论是先天形成,还是后天塑造,这些潜意识中根深蒂固的模式,在生命中成为一股巨大的吸引力,让我们不断重蹈覆辙。

现代占星学透过对星盘的分析解读,让我们了解埋藏在潜意识中的动态模式,当个人产生超越性的觉察时,在面对一再重复的模式时,便能有调整改善的着力点,而不总是被这些预设的程式所左右。

当这些反应程式像是电脑病毒般,总是在破坏我们的人际界面,不停为我们带来生命的困扰时,小我意识虽然无力改写灵性大我预设的生命程式,但却有能力做好自我的系统优化,强化小我生命的运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