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华总商会的研究报告建议规划新界北成为香港“小硅谷”。(点新闻记者李斯哲摄)
香港中华总商会今日(10日)发布研究报告,探究香港金融、创科、医疗丶专业服务业在大湾区发展优势和竞争力,并就深化大湾区服务业合作和配合“一带一路”市场发展提供政策建议。“一国两制”研究中心研究总监方舟博士建议,推动落马洲河套地区成为全球创科高地,建立国际顶尖人才蓄水池,规划新界北成为香港“小硅谷”,并促进香港基础科研成果在大湾区落地转化,明确专利产权利益分配,搭建大湾区科学技术资讯化平台,促进创科要素在大湾区有序流动。
方舟指出,第四次科技革命的下半场将是“AI+物联网”的数字化应用,香港拥有全球顶尖的高校和科研基础,而大湾区则有完备的产业链和市场来转化科研成果,若是将河套园区视为“科学园2.0”作规划和建设,恐怕未能适应当前发展格局。报告建议可参考全球科技创新地区的优秀案例,交由进驻的科技企业设立研发总部,自行设计建筑风格和空间布局,承载更多开放性的创新元素,相信能够有效加快施工进度,同时在制度上提供签证便利,提供居住环境,吸引及留住全球一流科技人才。
“一国两制”研究中心研究总监方舟博士。(点新闻记者李斯哲摄)
在金融服务业方面,方舟则指出,香港金融业能够满足大湾区融资和纵深发展的需求,并在“一带一路”海外投融资和促进人民币国际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报告建议进一步完善香港与大湾区金融平台对接,深化“深港通”,将在香港上市的国际公司股票、赴港二次上市的中概股等包含其中,并拓宽“债券通”的交易品种。在制度上可以实行联合监管“沙盒”模式,鼓励金融机构开展数字货币、区块链研究运用,促进金融科技创新。
方舟又指,国家“十四五”规划支持香港建设亚太区国际法律及解决争议服务中心、区域知识产权贸易中心,建议香港要把握国家战略机遇拓展仲裁业务,支持仲裁中心到内地开设分支机构,并进一步改善资格互认,考虑以深圳前海为试点,直接互认专业资格。
(点新闻记者李斯哲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