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的主要作用是为心肌供血,当其发生堵塞时,堵塞的程度不同、对心脏的影响也不一样,严重时可引起心肌梗死,因此冠脉病变需早期干预、合理治疗。
那么,冠状动脉狭窄达到50%需要终生服药吗?生活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冠状动脉狭窄主要由动脉粥样硬化引起,是当前相当常见的慢性疾病,也是严重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心血管疾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以后可引起冠状动脉狭窄,影响心肌供血,但受影响的严重程度与冠脉狭窄程度相关。
当冠脉狭窄低于50%时,不会显著影响心肌供血,此时也达不到冠心病的诊断,只能诊断为冠状动脉硬化症;当冠脉狭窄达到50%时可使心肌供血受限,主要体现在运动或情绪激动后,可出现心前区压榨样疼痛。因此冠脉达到50%时应提高警惕,由于冠脉粥样硬化很难逆转,因此一经诊断几乎需要终生治疗,以防病情加重,更重要的目的在于预防心肌梗死的发生,改善后期生活质量。
对于冠脉狭窄达到50%的患者而言,不仅需要改变生活方式,还应给予合理的药物治疗。
,同时每日可坚持半小时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以延缓冠脉病变,在药物治疗上,应注重两种基石药物的应用,包括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与稳定斑块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