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兵团新闻9月9日电 9月7日,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各学校开学的第一天,台州60位援疆教师也从4000公里外的家乡赶来。迎接他们的依然是孩子们天真可爱的笑脸,他们也精神饱满的准备妥当了新学期的第一课。

终于重返校园!尽管“只微笑,不拥抱”,但学校的师生们非常激动。

瞧!援疆教师何日荣、王永江,一接到开学复课的通知,第一时间购买机票,跨越四千公里,于开学前一日傍晚回到学校。

9月6日一早,何日荣便开始对接教育部门、沟通本学期援疆支教的工作计划,包含传帮带、云上工作室、名校名师结对等内容,并对援疆支教教师提出具体的工作要求。

清晨9点,王永江准时出现在学校大门口,和志愿者们一起投入到迎接新生开学的各项工作中。他当起了“司机”“搬运工”,主动开着三轮车帮助多名入学新生拉运、搬运行李,以微笑和温暖,迎接孩子们。

“一到校门,老师就来帮孩子拉行李,询问他必备东西是否带齐,带他进学校,让孩子在这里上学我很放心。”学生家长说。

王永江说:“做了很多年的义工,已经养成习惯了。我爱阿拉尔,爱这所学校,新生是学校的新鲜血液,我就想帮孩子们多做些事,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的温暖,早点融入其中,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好好学习。”

60位台州援疆教师进疆后,为把疫情影响的时间抢回来、把落下的课程补回来,不顾旅途劳累,立马投入到教学当中,写教案、做视频、备微课……开启了别开生面的“援疆第一课”。

(三尺讲台,从有效备课开始。援疆教师们针对学校学生的实际,创新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的备课。)

(援疆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教案,精神饱满投入工作,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台州援疆教师与第一师阿拉尔市骨干教师结成“师徒”,通过互相探讨制作课程教案、听课、评课,如何因学施教、有效备课、案例探讨等方面全方位指导学校教师开展教学教研活动,培养教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教育科研能力和课堂开发能力,由“输血”向“造血”转变,为师市留下一支“带不走”的优秀教师队伍。)

(开学第一天,援疆教师就召集学生谈心,及时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和思想动态,以便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同时也让学生了解援疆教学模式和教学要求,使他们能及时适应援疆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思路,在学习上更上一个台阶。)

他们把讲台当做舞台,在课堂上展现魅力。这里有朗朗书声如春风,拂过千年时空;这里有谆谆教诲如雨露,赋首词让人感动。他们用真诚认真诠释了最美好的教育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