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三十九年,内湾戏院在主人杨盛泉的筹划下,落成使用。当时,也正是内湾线铁路通车的年代,杨主人一方面经营山场,一方面从事制造,十分懂得从事山林粗重劳动的工人们的休闲需要,才在民国四○年以仅有1596人小村落的内湾营造了名闻遐迩的内湾戏院。
相较于如今文化普及的现代社会,这样的文化设施仍是相当高密度的。然而,内湾戏院的观众,还不在于那一千多内湾在地人,而是成千上万在山林矿场从事粗重劳动的工人。如今,曲终人散的林产矿业,不但内湾戏院失去观众,也使内湾回归纯朴与宁静。
内湾戏院为竹东泥水师傅范进发所建,大跨距的屋架采用日式组合方式,经过四十余年后,除了局部渗漏之外,还保持着相当完整的原初风貌,其中二楼木造阁楼是非常迷人的时代建筑形式。此外,为了因应多用途的使用状况,戏院的舞台也设计得时别的深,后来一度十分吸引外地人的“歌舞表演”,正因此而名噪一时。
历经了五十四年的风吹雨林之后,花七八个月的时间,耗资两千万,戏院保留了原有的建筑结构,恢复最初风貌,现在改成客家人文菜馆。内湾戏院以供应客家菜肴为主,在布置上则致力于古早风貌的复原,让人走进戏院就好像置身于早期台湾。像是入口处可看到一处矸仔店,里面摆设了早期各式生活用品;四周墙上也挂满了早期国片的电影海报,并展示许多电影器材。另外,内湾戏院最大特色就是可在用餐时观赏早期台湾电影。对于老一辈的人来说,只有在非常重要的日子才会去看电影,电影对他们来说意义非凡。而透过观赏老电影,客人能够开始回忆看电影时那种刻骨铭心的感觉,许多客人甚至因此感动到流泪,这正是戏院希望带给游客的回忆。
万里日皇民宿-浓浓秋意就是要浸泡在温暖汤泉中,心情能够更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