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以山贝路为总站的专线小巴路线皆须途经元朗旧墟路33号采叶庭(The Parcville),并以采叶庭住户为主要客源。
山贝河码头就在此站不远处,有香港现存唯一以人手拉动的横水渡,来往山贝河两岸。游览南生围的旅客,普遍以青山公路 – 潭尾段红毛桥为起点,沿着南生围路环绕南生围一圈后,乘搭横水渡到山贝路,再选乘611系列返回元朗市结束行程。
山贝路及元朗旧墟路于1997年被列入元朗旧区发展计划的一部分,计划的目的是改善元朗旧墟水浸情况及改善旧墟交通,方便紧急车辆进出,并于1999年获得立法会通过。部分道路工程与当时建造中的九广西铁重叠,政府委托九铁一并进行这些工程。[1]
山贝路[2]及元朗旧墟路于2002年通车,采叶庭亦于同年9月入伙,专线小巴611及611P线一并投入服务。早期小巴营办商与屋苑管理公司合作,以采叶庭内为总站,当时前者在早上09:00开始运作,后者则在早上繁忙时间服务。2004年4月30日,营办商单方面结束合作模式,改以山贝路西面尽头为总站,只途经采叶庭正门。
2009年9月13日,两条路线总站迁移至山贝路东面停车场(即山贝村338号外),其中611更分拆出短途路线611A,在每天早上及下午提供往返元朗站的服务,仍旧途经采叶庭。
更多与此条目有关之图片、照片及有关资料载于下列图库页:
↑ 立法会财务委员会 工务小组委员会讨论文件-旧墟发展计划—元朗第16区工程,1999年10月20日。
↑ 山贝路原称“山背路”,于2006年5月12日改为现称,见第3002号公告:〈拟更改街道名称公告〉,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宪报第10卷第19期,2006年5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