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本张贴于2000年2月,系引用自“公共电视”。
近日从登山客口中得知这块“将军碑”后,特前往拍照以为本文之佐证。
立碑地点:陆军步兵学校 后山 登山步道。
他有军人的坚定意志,但也曾为了大局与服从,做过一些不情愿或违反良知的事情;他的价值观,是军人的那一套价值观,离了战场,便与现实生活格格不入,显得僵化、偏执、暴烈,造成自己和亲人的悲剧。他的脑海中已经时空混淆,意识会回到过去、穿透未来;可是他分辨不出,哪些回忆是经过扭曲、哪些幻想只不过是潜意识的投射。时代变迁了,他牢牢紧抱着的尊严和信仰,其实都已脆弱得不堪一击;他老了,也心虚了,但是永远不肯承认。
“将军”并不只是一个人,他是旧时代中某一群人的写照和缩影。对于那群人和那个时代,有人咒骂,有人嘲讽,也有人文过饰非,这或许都并不公平;因为不是那个时代的人,就很难体会贫穷、战争、动乱、封建…的环境之于人性的斲伤。
所以,我尽量不做主观的价值判断,而是从“不回避现实、但心怀悲悯”的视角,去观察那群人,去呈现那个令人惊骇迷惘的时代。
剧中的“将军”是个很悲哀的人……时常幻想着别人在他百年之后会为他立碑纪念。将军碑是空幻的,深埋在将军碑下的人性伤痕却是真实、深刻而沉痛的。
本剧的主旨不在于建立一座将军碑,也不在于打碎一座将军碑,而是在于呈现出一篇湮没在历史洪流中的人性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