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堆客家文化园区 六顶科技大伞 重塑客家文化 --“那是帽子”、“我觉得像雨伞”、“应该是斗笠吧”,游客们仰望这六座建筑物,几乎都会讨论一番,这正是“六堆客家文化园区”最大的特色。 这六顶大伞,除造型独特外,特别的是,在伞顶装有太阳光电板,这也使这项工程成为太阳光电建筑经典之一。它的太阳光电系统,采取与台电市电电网并 联,模组均朝南向配置、日照充足,每年发电量预估87600度电,约可减少55801 公斤的CO2排放量,相当于75000平方米森林绿化效果。六顶大伞象征着六堆地区“六”这个数字,透过Google Earth,就可以看到这六座大伞形成的显著地标,这不只对六堆,对所有客家文化的传承 和行销,都会是极大的突破。 行政院客委会表示,在这样一个客家生活的博物馆当中,可以看到最新的科技,为大地遮荫,又能做到节能环保的太阳能伞下,可以看到“很棒的客家文化在 表演,很棒的客家文化在展示,很棒的客家文化在保存”,融合这样的概念,才能让客家文化注入更多新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