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台持续预测本周末至下周初天气严寒,高地可能出现结冰或结霜现象。当气温接近冰点(即0度)时,水汽就会开始凝固,形成各种不同天气现象。
图:冬季不同降水出现的机制。(来源:美国国家海洋及大气管理局)
1. 雪(snow):当高空气温低于0度时,云内的水滴开始凝固成为冰晶,然后结合形成雪花。雪花下降的过程中,气温一直维持在0度以下才能到达地面。
2. 雨夹雪/夹冰丸(sleet):雪花在下降的过程中经过气温高于0度的空气层,雪花融化为水滴。但其后气温再次低于0度,部分水滴重新凝固为雪花或小冰粒到达地面。
4. 雨(rain):雪花在下降的过程中,低层气温高于0度,雪花全部融化为水滴。
图:1955年至今年香港下雪记录(来源:香港天文台)
近五十年香港有四次下雪记录,但冬季更常出现的现象是结霜(frost)。在寒冷的早上,新界地区及高地接近地面的草木或物件上常出现一层薄冰。结霜通常发生于天晴、干燥及风力微弱的晚上,地面因辐射冷却而急剧降温,空气中可容纳的水汽减少,多余的水汽便会凝华为霜。
现时天文台网站提供打鼓岭及大帽山的草温,可以作为结霜的参考。当草温接近0度而相对湿度因气温急降而上升至接近100%时,就可能出现结霜,届时天文台便会发出霜冻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