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国民级动画片《海螺小姐》的片头曲中,有这样一句歌词,“お鱼くわえたどら猫追っかけて(追赶叼著鱼的流浪猫)”,里面出现了“どら猫”这个词。
无人饲养的流浪猫在日语中有两种说法,一种是“のら猫”,一种是“どら猫”。“のら猫”一般指的是生活在人类生活圈里的、无人饲养、没有固定住所的猫。“のら猫”源自于“のらりくらりしている猫(慢悠悠的猫)”,“のら”两个字也可以写作汉字“野良”。
“野良”是原野、田地的意思,意为“到田间做的工作”,比如日语里有“野良仕事”的说法。“野良猫”里的“野良”虽然只是假借字,但其实指的也是居无定所、流浪在田野的猫咪。另外,生活在山野间的野生猫咪在日语里一般被称作“野猫(のねこ)”。
“どら猫”的说法从江户时代开始出现,流浪的“のら猫”常常跑去别人家偷东西,渐渐被人们称为了“どら猫”。“どら猫”指的是厚脸皮、爱偷东西的猫,与“のら猫”相同,都是无人饲养。
“どら猫”的“どら”汉字可以写作“铜锣(铜锣)”。铜锣是一种金属制成的圆盘形打击乐器,一般挂起来用,用鼓槌敲打发声。
其实,在“どら猫”一词出现以前,还有“どら息子”的说法,一般指的是不干活、靠父母养活的孩子。为什么这样的孩子被冠以“どら”二字呢?这是因为,这样的孩子很快会耗尽父母的钱,所以由于谐音,逐渐有了“お金が尽きる”→“金を尽く”→“钟を突く”→“铜锣を突く”的演变。
和整天游手好闲把父母的钱花光的“どら息子”一样,偷东西、把别人的财物耗尽的猫被人们称作“どら猫”。如此看来,《海螺小姐》片头出现的“どら猫”,可以理解为是偷了别人家的鱼的“のら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