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南港旧庄社区,在山猪窟溪与大坑溪的交会处,一个不起眼的店仔口休闲基地,正在营造著“南港茶水间”(注1)市民农场的实验。
另外,高速公路底下的彩虹广场,台北市南港区的旧庄里,也提供了一个社区共同活动的空间…。
在放暑假之前,让我们来看一看由台大城乡所师生、旧庄里里长、南港社区大学多位老师与一群社区志工所带领的“里山田园城市 体验活动季”成果发表会。是否能够带领我们回归到有“田”又有“土”的“里”山田园城市?
社区的营造,承载着多元价值的融合。
在许多的实务经验里面,透过学术单位的理论指导与行政单位行政、预算的配合,另外还需要更多人力资源上的整合…,此次报导的案例,透过南港社区大学量身订制的课程规划,与长时间社团的孕育、辅导与建构,在各方面的配合之下,才能够展现卑微的、可供分享的成果。
今天我们借着旧庄社区与南港社会大学“里山 田园城市 体验活动季”的成果发表会,探索著社区营造的可能出路。也许透过一步一脚印的 成果分享,可以让台湾的每一个社区空间,找到拥有社区特色的、永续经营的终身学习之路。
由台大城乡所硕二学生组成的“南港茶水间”团队!关注著南港大坑溪流域的治理问题,以及周边居民与自然环境的互动关系。希望可以借由一系列的社区行动,改善大坑溪周边居民与环境的关系,让人与水、人与自然的关系可以更加紧密并有良好的互动,进而培养居民对天然灾害的危机意识,及平日主动关切水环境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