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塞
【联合报╱记者郭逸君/桃园报导】 天气将转凉,医师提醒家中有中老年人要注意心血管疾病,因为秋冬气温骤降血管收缩,易引发心血管疾病,“特别是心肌梗塞,一发作可能就会夺走一条人命”。 敏盛综合医院心脏外科医师王牧群表示,有糖尿病、高血脂,或是家族有心血管疾病病史的民众,都是心肌梗塞发作的危险族群。此外生活作息也有影响,有吸烟习惯、BMI值显示体重过重,或是缺乏运动,都有可能提高心肌梗塞发生几率
【联合晚报╱记者林进修╱台北报导】 过了中秋,天气开始转凉,日夜温差也变大,医院急诊室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气喘及心肌梗塞急诊病人增加。医师提醒,有慢性疾病的老人,一定要注意身体保暖、天天量血压,免得在季节变换中突然生病倒下。 台北市立联合医院仁爱院区心脏内科主任李瑞恒发现,最近一周心肌梗塞就医患者明显增加,且大部分原本就有高血压等慢性病,天气转凉后,一不小心就心脏病发倒下
急性心肌梗塞并非老年人专利!台中34岁蔡姓货车司机,平时烟抽得凶,高血压也未妥善控制,日前碰上入冬最强寒流,竟在行驶快速道路时,出现剧烈胸痛、呼吸急促症状,吓得他赶紧驶下交流道直接就医挂急诊,经诊断发现两条冠状动脉严重阻塞,所幸置放涂药支架后幸运挽回一命,他强调:“这次一定戒烟”。 亚大医院心导管室主任黄国书表示,蔡先生因工作关系,需长时间在高速公路上奔驰,为了提神,养成每天抽两包烟的习惯,烟龄将近10年,加上本身患有高血压,本来就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险群,但他认为自己还年轻,加上平时身体无任何异状,因此并未依照医嘱按时服药,不料近期霸王级寒流来袭,种种因素埋下急性心肌梗塞的危机。 日前他开车经过亚大医院旁的快速道路,突然感到胸闷、呼吸急促及冒冷汗等症状,虽然还能勉强控制方向盘,但他当下判断“身体出了大问题”,于是紧急转入最近的雾峰交流道,直奔亚大医院急诊室就医
医师提醒,男性50岁、女性60岁前若发生心肌梗塞,“家族史”绝对是很重要的危险因子,呼吁相关族群及早做好饮食控制、建立良好生活习惯及必要检查。本报资料照片 已故寒舍创办人蔡辰洋长子蔡伯府,1月22日深夜传出因身体不适过世,享年48岁,他的父亲五年前因心肌梗塞66岁去世。从事心脏内科的马偕医院副院长叶宏一提醒,男性50岁、女性60岁前若发生心肌梗塞,“家族史”绝对是很重要的危险因子,呼吁相关族群及早做好饮食控制、建立良好生活习惯及必要检查
▲彰化县短短一日内有55人因急性心肌梗塞送医。(示意图/Pixabay) 寒流发威全台急冻,对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是一大威胁!彰化县短短1天内有55人因急性心肌梗塞或其他不适送入急诊室急救,其中4人到院前呈OHCA(无呼吸心跳)命危状态,OHCA人数较昨(27日)暴增1倍。 彰化县消防局统计,这几天天气急冻,自27日早上8点到28早上8点,短短24小时内,光是彰化县内就有55件疑似急性心肌梗塞或其他身体不适状态送医急救,且其中送医的4人(3男、1女)当中,到院前无呼吸心跳
心肌梗塞发生时,由于冠脉闭塞,心肌因持续而严重的缺血发生坏死,常常以剧烈胸痛为主要表现,但也有不少患者会出现不典型症状,如果耽误治疗,很可能危及生命。那么,心肌梗塞彩超检查能发现吗? 心肌梗塞彩超检查不一定能发现,常用于了解心梗患者心肌活动情况、是否存在室壁瘤和血栓以及测定心脏射血分数,了解心脏功能。为减少误诊、漏诊的可能性,患者较好及早就诊专科医院,除彩超外,还需完善心电图、心肌酶、胸部CT、冠脉造影等检查手段,结合症状、体征、病史等综合考虑,查找是否存在器质性心脏病变,明确诊断,积极、合理干预
罹患急性心肌梗塞,如何解决高额的医疗费用? 患上急性心肌梗塞,必须要进行及时的治疗。一般而言,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医疗费用从几万到几十万不等,这笔钱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因此,事先为自己购买一份保险,是很有必要的
台南市立医院心脏内科医师刘力玮指出,近年不到30岁案例逐年增加,心肌梗塞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 (主流传媒记者吴敏慈/台南报导)冬天慎防心肌梗塞,寒流来袭更要注意保暖。台南市立医院心脏内科医师刘力玮指出,狭心症病人在冬天及清晨特别容易发作,因天冷血管易收缩,尤其清晨睡醒前后,交感神经活性旺盛,特别容易心肌梗塞
急性心肌梗塞的治疗一般常规的输氧、输液、止痛及心电图、血压监护随着近年来对急性心肌梗塞病理生理的认识不断加深。如何保护缺血而尚未坏死的心肌使其尽可能地多存活下来使梗塞面积缩小到最小范围是科学研究的主要目标。 临床经验表明凡遇到下列情况时应高度怀疑无痛性心肌梗塞的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