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电
从2005年12月香港大学建立第一台可动2.3米小型教育射电望远镜到2019年皇仁旧生会大潭何鸿燊天文观测站建成3米可动遥控射电望远镜为止,香港小型教育射电观测进入摇控观测时代。利用遥控观测的便利,讲者与他的团队开始建立了小型射电天文数据库,当中包括本港上空于2020年6月21日的日食的首次系统性射电观测结果、本港上空的射电背景测量、银河中心大天区射电分布及神秘射电天文讯号。这些数据和图像对日后在本港建立大型射电天线或天线阵提供初步参考
和光学望远镜一样,望远镜是人类观测和认识宇宙的重要工具和手段,但射电望远镜观测的射电波段,处于人类无法通过感官直接观测的电磁波段。要实现射电信号的观测和研究必须具有射电信号的接收、处理、分析和存储设备。本项目是昆明高驰科技有限公司|威尼斯欢乐娱人城1099/云大信息学院与中科院云南天文台合作、共同实现的一套射电观测系统
我国科研团队通过“中国天眼”FAST观察并计算出快速射电暴的起源证据,这一发现于18日刊登于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杂志。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中国天眼”首席科学家李菂介绍,快速射电暴是一种能量极强、射电波段的电磁波爆发,是一种宇宙中的极端爆炸。“快速射电暴在几毫秒时间里释放的能量相当于太阳几天甚至一年内释放的能量
新华社杭州3月18日电(记者朱涵)我国科研团队通过“中国天眼”FAST观察并计算出快速射电暴的起源证据,这一发现于18日刊登于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杂志。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中国天眼”首席科学家李�介绍,快速射电暴是一种能量极强、射电波段的电磁波爆发,是一种宇宙中的极端爆炸。“快速射电暴在几毫秒时间里释放的能量相当于太阳几天甚至一年内释放的能量
宇宙深处的神秘射电信号从哪发来的? 4日,来自中科院国家天文台FAST项目部的消息称,俗称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距离地球约30亿光年,目前已排除了飞机和卫星等干扰因素,后续交叉验证正在进行之中。 作为近年来天文学界新晋的网红,快速射电暴是目前已知的宇宙中射电波段最明亮的爆发现象,但是没有关于其起源的合理解释。直到2007年,人类才发现了第一个快速射电暴
现实中的红岸基地——世界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 FAST 还记得《三体》里雷达峰山顶的红岸基地吗?现在,中国建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也许这就是现实中寻找地外高智慧文明的神秘基地。 7 月 3 日,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500 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 FAST(FAST:Five-hundred-meterAperture Spherical radio Telescope)在中国贵州省平塘县大窝凼洼地的完成最后一块反射面单元的吊装,自此 FAST 主体工程完工。 这部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耗时 5 年建成,造价 12 亿元人民币,有 30 个足球场大,口径达 500 米
从设计、建设、落成、调试,再到今年初通过验收正式开放运行,“中国天眼”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宛如贵州喀斯特洼坑中的一颗明珠,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天文学家乃至全国人民的心。近期,“中国天眼”再立新功,发现来自宇宙深处的快速射电暴(FRB)新源。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朱炜玮、李菂等与合作者利用自主研发的搜寻技术,结合深度学习人工智能技术(AI),对FAST海量的巡天数据进行快速搜索,发现了这一新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