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兰观光工厂 – 亚典蛋糕密码馆】年轮蛋糕是源自欧洲的“蛋糕之王”?
面临毕业, 想到自己的未来就头疼;待在同一份工作久了,你开始害怕,是不是就要这样过一辈子。
在你面前是浩瀚无比的人生,但你不知道怎么走向它;你觉得很迷茫,但除了你自己,没人能帮你找到答案,所以到底该怎么办?
事实上,和迷茫相处最好的方法,就是不和它相处。
因为人生本是一连串的选择所组成,而选择的过程便充满难题与迷茫。
因此迷茫感本身是自然状态,与其说要解决它,不如说要遗忘它;把注意力转移到做事上,无力感就会消失很多。
打破迷茫的第一步,就是“行动”,不管做什么都好。
而在这边我们替大家整理了得到APP的创办人,罗振宇先生所公开发表的《如何逼自己成为一个上进的人》里头的四个方法。
也许你不用跟罗振宇一样,用逼迫的方式,让自己振作、上进;但如果你刚好正处于迷茫时期,又完全找不到方向跨出第一步,也许这四个方法能帮助你。
罗振宇《如何逼自己成为一个上进的人》(图片来源:YouTube)
环境是决定一个人素质及成长幅度的关键。
孟母三迁的故事我们从小就耳熟能详,其实上进这件事在中国文化是根深蒂固的,不管是住在城市或乡下,几乎我们小时候遇到的长辈都会叫我们要好好读书,找份好工作。
当然这并非通往成功的唯一道路,但至少,我们是被上进的文化所孕育长大的。
不过这其实并不是人类社会的通行现象,美国畅销书《我在底层的生活》就描写到,在美国,许多底层劳工,他们从没有身处在一个提醒他们上进的环境里过。
因此不是他们不愿读书,不愿努力,而是他们根本不知道读书跟努力是一件什么大事。
我在底层的生活(图片来源:Amazon)
即便我们生在这样自带提升力的文化里,我们对自己环境的选择仍至关重要。
而罗振宇提到了两个测量自身环境指标的思考工具:
1. 傻瓜指数:你认为自己多久之前是一个傻瓜?
如果你觉得10年前的自己是个傻瓜,那傻瓜指数就是10。
而傻瓜指数越低,代表你的环境越好,让你一直不断上进成长。
2. 朋友指数:你认为自己有多少优秀的新朋友?
朋友指数越高,代表你优秀的新朋友越多,也可以反映你身处的环境不错。
从现在开始,认真选择及设计自己的环境,你就会发现,当你身处其中,即便迷茫,身边也会有太多资源,给你答案。
比方说,被父母管教的日子,让你健康平安的长大;被学校约束的日子,让你真正的学习并获得知识。
罗振宇用了“绑架”一词来形容约束力的强大,他声称自己每天早上都会准时6:30起床发布60秒音频,至今已经持续了5年,难道是他毅力超乎常人吗?
而是因为他被绑架了,被谁绑架呢?
被那追踪他的1200万用户,他们每天听音频,无形中变成了监督,督促他持之以恒。
罗振宇每日更新60秒音频于微信公众号(图片来源:蔡依橙)
如果你真的有什么想做的事,那寻找一个外部监督,找到能约束自己的东西,而久了你会发现,被绑架,有时候是在成就我们。
罗振宇分享了一句他很喜欢的话:“所有人都是被反馈喂养出来的。”
但不管是正负反馈,都没有比“不确性的反馈”来得有效。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就已经表现出对不确定性反馈的沉迷,比如你上网po个照片,便会期待谁给你按赞、留言,时不时就想刷新一下;又像是夹娃娃机,我们一个接着一个的夹,就是因为“不确定”会不会这次就成功了。
夹娃娃机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反馈使人成瘾(图片来源:YouTube)
创业的人,不管成功或失败,几乎都不会在回去做领固定薪资的工作,因为他们已经对市场给的不确定的反馈上瘾,因此他们可以一直维持动力去尝试、再失败、再尝试。
这些痒痒的期待,有着巨大的魅力。
替自己找到一个拥有不确定性反馈的环境,有助于你成为一个动力满满,不再被迷茫困住的人。
罗振宇说的最后一个方法,可以协助你设计好的反馈,
那就是将大目标切碎,碎到你现在开始就能做点什么,然后一步一步往你的目标迈进。
我们的迷茫,大多是不知道人生的下个阶段该做什么,但至少我们可以想像,很久很久以后,自己大致想成为怎样的人。
从那个终点出发,慢慢回推,切碎再切碎,制作属于自己的阶梯。
每走上一阶,踏实感也会伴随而来。,一次一小步,就能通往你想成为的自已。
不管多困惑、多迷茫,保持做事的状态,生活永远不会太糟,上面四个方法,也许能给你一些方向,但如果你还是找不到可以做的事,那不如就先去参加任何一场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开始你的第一个阶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