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绿猫蛛(Peucetis formosensis Kishida 1930 )体长7-21mm,一般大型,头胸部绿色散布深绿色斑点,眼域小,区内黄褐色,腹部椭长圆型或宽大,背方有2条黄白色的纵带,各脚细长密生黑色毛刺,节间具黄褐色分布,雄蛛体型较小,腹部细瘦,触肢长,末端膨大。本属一种但在野外观察发现种类不止一种,有些个体胸背板有红色的U字型斑纹,本种又称台湾猫蛛,为常见的种类,普遍分布于平地至低、中海拔山区,中南部数量较多,擅于捕食鳞翅目的小虫。

  斜纹猫蛛(:Oxyopes sertatus L. Koch1877 )长的给人感觉凶凶脚上布满了尖刺眼睛有8个平常只要在草丛间稍微找一下就可发现它的踪 雌蛛体长约8~11 mm。背甲黄褐色,中央有两条平行细纵纹,两侧绿褐色。此外,由前中眼至上颚毒牙基部还有一条黑色细线纹。眼睛排列方式非常特殊,二个前中眼最小排在最前方,其余六眼约等大,排成六角形。胸板黄褐色。步足浅绿褐色,具有许多长刺。腹部长卵形,背面为黄褐色或红褐色,两侧为黑褐色,具有二条黄白色斜纹。腹部腹面有一条黑褐色纵带,其左右各有一条较细白色纵带。雄蛛体长约5~7mm,体色与雌蛛相同,但腹部较细小,触肢末端之触肢器黑色,非常膨大。斜纹猫蛛广泛分布于台湾各地,以低海拔山区较为常见,常在叶面上徘徊觅食。

  豹纹猫蛛( Oxyopes sp. ) 体色与斑纹可说是变化多端,头胸背板处有着放射状的斑纹,斑纹也如花豹般的花色,因此也为他得来为豹纹命名的由来。 它也跟一般猫蛛科的种类一样,大多都游走于低矮的草丛来捕食它的猎物。且听闻雌蛛会有护卵的行为,眼共八个,前列中央的2只最小,后面的六个分离排成六边型。

  雌蛛体长约7 ~10 mm。背甲隆起,橙黄色,中央有两条褐色或黑褐色的平行细纵纹,两侧常各具有一条颜色较浅或断续的细纹。此外,由前中眼至上颚毒牙基部还有一条黑色细线。眼睛排列方式与斜纹猫蛛相同,二个前中眼最小排在最前方,其余六眼约等大,排成六角形。胸板黄褐色。步足浅褐色,具有许多长刺。腹部长卵形,向后端逐渐尖细。腹部背面有一条黄褐色或红褐色纵带,两侧镶有黑边,直达腹部末端,不具斜纹。腹部腹面有一条黑褐色纵带,由胃外沟至丝疣前为止。雄蛛体长约6 ~ 7 mm,体色与雌蛛相同,但腹部较细小,触肢末端之触肢器黑色,杯叶末端较斜纹猫蛛细长。细纹猫蛛广泛分布于台湾各地,以低海拔山区较为常见,常在草丛和灌木之叶面上徘徊觅食。雌蛛产白色的卵囊于叶背,并伏在卵囊上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