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指控,许多知名跨国公司,未能确保产品所使用的原料来源,保障劳工的工作环境。 图:翻摄自****组织。

****组织(Amnesty International)最新调查报告指控,许多国际知名企业,包括美国苹果(Apple)公司等,都未能对使用于该公司产品的原料来源,实施最基本的检查,而使用大量童工所开采的矿物,违反企业宣称对于使用童工零容忍的原则。

英国卫报(The Guardian)18日报导,人权团体****组织发表最新一份报告指出,全球16家跨国知名企业,包括美国苹果、微软(Microsoft)、韩国三星以及日本索尼(Sony)等在内,其商品包含智能手机、电脑和汽车等所使用到的钴原料,源头多来自于刚果民主共和国(Democratic Republic of the Congo)的矿场内,不过,特赦组织指控,这些企业都未能落实对旗下供应商进口原料的检验,保障劳工的工作条件,其中更有使用只有7岁的童工所开采的原料。

报告指出,在刚果的矿场内,许多成年与非常年轻的童工,每天不但都得长期处在非常危险的工作环境下进行开采作业,同时还得遭受业主暴力、剥削、恐吓等对待,在此情形下,他们的薪资每天却只有1至2美元,此外,还得承担对健康长期的职业伤害。

报告显示,刚果所生产的钴原料大概占全球的50%,而其中又有20%是以人工开采的方式进行,而这些钴原料最终会被做成锂电池使用。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的预估,在刚果全国境内的矿场,便有高达约4万名童工。

不过,面对这项严厉的指控,苹果公司则回应,对于苹果的生产链而言,童工向来都是零容忍原则,若合作供应商被发现使用童工,将会强迫要求该企业对该名未成年劳工进行各种补偿,包括提供教育等措施。至于三星以及索尼也都表示,他们也都无法容忍使用任何非法未成年的劳工。

****组织研究员杜梅特(Mark Dummett)便表示,挖矿是使用童工最糟的形式之一,在上百万人受惠于来自于新科技产品的好处,但却鲜少人会好奇这些产品是如何被制成,他强调,是时候这些大品牌厂商,对他们这些昂贵的产品负起责任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