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茶是台湾最大进口茶叶来源,越南茶叶每年进口量多达2万1千吨,进口量甚至比台湾茶产量还高(详情可见台湾区制茶同业工会2012年统计)。既然如此,那进口来的越南茶叶都到那去了?为什么市面上都没见有人在卖呢?

其实,越南茶大都是台湾人投资生产,虽然技术及茶种都一样,不过由于气候不同,制作出来的品质仍有不小的差异。虽然中、高端市场比不上台湾茶,但越南茶挟著每斤30~70元的成本优势,在低价茶市场上可是所向披靡。

进口的越南茶叶,大多用来制作低价茶饮,市面上的罐装饮料、手摇杯、网拍一斤500元的手采茶等,很多都是使用越南茶。越南茶早就进入台湾人日常生活,只不过商人不会跟消费者说而已。

为什么商人不跟消费者明说是越南茶?因为有农药和落叶剂的问题,越南茶在台湾不容易为消费者接受。部分茶商就用越南茶混台湾茶,或是直接假冒为台湾茶出售。如此不仅消费者接受度高,利润也更好。

越南茶在品质上仍与台湾茶有段落差,但一般消费者并不容易分辨,所以就形成越南茶充斥台湾茶市场的现像。

越南茶混充台湾茶,一般消费者要从外形来分辨非常困难。因为越南茶都是台湾人生产制作,虽然品质较差、苦涩较明显,但外观差异不大。味道上虽可以分辨,但辨识度仍不高,对一般消费者难度较大。

因此,要分辨越南茶及台湾茶,最好还是慎选茶农、茶商。购买茶叶时最好多加询问,包括产季、产地、生产者是谁等,都要问清楚。台湾茶生产过程较严谨,成本也较高,一般手采茶成本在600元以上,若加上茶农、茶商利润,售价不太可能在1000元以下,若是标榜手采茶,价格又低于1000元,消费者就要多加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