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在新西兰买得最多的不是羊毛制品、蜜蜂制品或农业产品,竟然是曲奇饼。我们住在皇后镇附近,那里有一家颇知名的连锁曲奇饼店,名字叫“Cookie Bar”,店铺布置得色彩缤纷,充满可爱少女的感觉,它不但是售卖曲奇饼的小店,更有售不同味道的奶昔,当中加入了不少曲奇的元素,除了在饮品内放入曲奇饼碎外,还在一大块曲奇饼中央开了个洞,放入饮管,再把整块曲奇饼放上杯面,变成了一个曲奇杯盖。

不同饮品有不同装饰,而且当中一定有主角曲奇饼的出现,最令我感兴趣的当然是一块块新鲜热辣、香喷喷的曲奇饼,我称这款曲奇饼为大块曲奇,它比起平常吃的丹麦曲奇有更浓厚的美国风味,而且面积相当大。虽然在家偶尔也会弄曲奇饼,但尝试跟从不同食谱的做法,味道也不及曲奇饼店的好味。Cookie Bar的曲奇饼好吃的地方,是曲奇饼的外表松脆,内里柔软,还带点黏韧的感觉,光是质感已相当吸引。

这种质感的曲奇饼,在香港也能找到,还记得中学时拍拖,必定会吃这种曲奇饼,以示自己是有品味的人。从前在天星码头里有一家卖曲奇的店铺,每次和女朋友拍拖到那里,一定会买一块曲奇饼,当时看着自己喜爱的女孩拿着曲奇饼,她就像爱情小说里的女主角,那块曲奇更为整个气氛增添甜蜜滋味,就是那位女朋友留给我的情意结,令我到现在也喜欢吃曲奇饼。可是人大了,却觉得那款曲奇饼的味道变得愈来愈甜,已经不是当年的味道。

无独有偶,在新西兰的Cookie Bar竟然能够找回初恋的味道,更成为了我在新西兰的必到之处,在超级市场也特别找这牌子的曲奇饼,虽然味道与新鲜出炉的曲奇饼差天共地,但既然难得能够用金钱买到初恋的感觉,当然不要吝啬少少的金钱,重温一下初恋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