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拉与扯扯》从演出内容、服装到音乐,都给人童趣可爱的感觉,搭配在背后点缀的台北夜色霓虹与吹来的徐徐晚风,完全消除了Monday Blue的症状。这场演出为亲子节目,现场来了好多好多的小朋友。考量到小朋友的身高与视线问题,剧团在地板铺上塑胶垫供席地而坐。偶有几次小观众的脱序行为 (Ex. 跑进舞台区与调皮讲反话),在台上演出人员、现场志工与剧组人员的快速反应下,整个场面有HOLD住。

这场演出将童玩:扯铃与溜溜球,结合戏剧做演出。这里的童玩不光只有传统的玩法,长相也变得不一样了。用美丽炫目的外衣与各种花式的技巧,诠释一个小巧的故事,赋予这些玩意儿新的生命。

所以,画家用溜溜球画画像,做自我介绍;摄影师则用扯铃捕捉美好的瞬间 (那台完全不符比例的大镜头相机,内藏的可是扯铃呀);甚至还可以用溜溜球搭小景,重现成长故事等。虽说剧情仍显薄弱,戏剧演出的肢体也生涩,但精采纯熟的杂技,让人看得是目不转睛,然后想着:“为什么我都看到打结了,你却还没打结?” 最重要的,是溜溜球与扯铃的变化/停顿/快慢,是跟着音乐走的,配得刚刚好呢!

当演出人员一同站在台上,在时间轴上跳跃着说出溜溜球与扯铃的古往今来,可以感觉到演出者说出的台词,其实就是对自身的期许:“这出戏我们不只演这一次,我们要演一辈子。”即使最后的桥段有些混乱与意味不明,不过那已经不重要了,忙着鼓掌与喊安可才是观众当下最重要的事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