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疾控中心自2020年6月17日启动了低温消毒新技术研究,历经5个多月的反复探索和研究,从几十种配方中筛选出-18℃低温消毒剂和-40℃低温消毒剂两种消毒剂配方,并完成了实验室和现场消毒效果评价。

目前常用的消毒方式有紫外线消毒臭氧消毒,高温消毒等,而大批量的人员流动,食品物品包裹流动则需要快速有效的消毒访式。

1.主要成分:包括二氯异氰尿酸钠、氯化钙和乙醇。现场使用时,-18℃低温消毒剂中有效氯浓度为0.3%(3000mg/L),无水氯化钙的含量为25%,乙醇的含量为9.5%。

2.剂型:二元包装,粉剂和液体。A剂为二氯异氰尿酸钠粉剂,B剂是氯化钙和乙醇的混合溶液。

1.主要成分:包括二氯异氰尿酸钠、氯化钙、乙醇、乙二醇和苯扎氯铵。现场使用时,-40℃低温消毒剂中有效氯浓度为0.5%(5000mg/L),无水氯化钙的含量为30%,乙醇9.5%,乙二醇9.9%,苯扎氯铵0.09%。

2.剂型:二元包装,粉剂和液体。A剂为二氯异氰尿酸钠粉剂;B剂是氯化钙、乙醇、乙二醇和苯扎氯铵的混合溶液。

-18℃低温消毒剂适用于-18℃及以上低温环境和物品外包装表面消毒;-40℃低温消毒剂适用于-40℃及以上低温环境和物品外包装表面消毒。

1.喷洒消毒:与消毒设备配套使用,喷洒量约200~300mL/m2,确保低温消毒剂足量全覆盖消毒对象,消毒作用10min。

2.浸泡消毒:直接放入低温消毒剂中,全部浸没,消毒作用10min。

3.擦拭消毒:确保低温消毒剂足量覆盖消毒对象,消毒作用10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