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头晕、疲劳、骨疼只是慢性病吗?医师警告,这有可能是多发性骨髓瘤症状。70岁的陈爷爷2年前确诊罹病,但他为了陪出生不久的小孙女长大,选择接受辛苦的疗程。

台大医院内科部血液科医师黄圣懿指出,多发性骨髓瘤好发于65至70岁,典型症状是骨头疼痛、贫血、血液钙离子上升和尿液泡泡多,常被误认是慢性疾病征,而延迟治疗。陈爷爷就是因骑车摔倒到骨科就医,发现骨密度差且长期贫血,转诊至血液肿瘤科才确诊罹患多发性骨髓瘤。

黄圣懿表示,多发性骨髓瘤因免疫系统中产生抗体的浆细胞,癌化后在骨髓不断增生,形成肿瘤。他强调,虽然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罕见癌症,但新药接续问世,以标靶药物组合治疗为主,年轻患者则可可虑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死亡率逐渐下降,甚至有四分之一的患者可存活超过十年。

癌症希望基金会提醒,对于癌症病患而言,除了药物治疗,社会与心理层面的支持也很重要。让陈爷爷坚持完成疗程的就是来自家人的支持和对小孙女的爱,即使骨头被侵蚀到千疮百孔,他熬过辛苦的脊椎手术疗程,几乎和孙女一起重新学走路,现在终于又重新站起来,疾病也在药物治疗稳定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