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语义愈来愈含糊不清,但可见 Graphic Designer 要涉猎的范围大了。

除了要懂图像、文字、排版,可能还要懂摄影、影片制作、动画、广告行销、网站制作、界面、新媒体,这样的设计师才能与时并进。或许有人会担心,这不是太辛苦吗?我的老师用了“T”来解释新一代的设计师该如何自处:

今时今日的 Graphic Designer 不能只专注于平面设计上。要接触及学习不同范畴的设计,同时擅长于某范畴的设计,就像“T”的横轴与竖轴。

话虽如此,但对刚入行的设计师而言无疑是吃力的,成了名之后或许会好一点吧。除了钻研各方面的设计,Communication Design 也研究如何利用设计将讯息精准地传达给大众。我即将从 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 毕业,但读毕《视觉沟通的文法》才惊觉我三年主要学的是 Graphic Design,Communication Design 只占很少。我所学的是审视视觉元素的可读性和美观来判断设计有效与否。

举例来说,我会研究字型、文字大小、间距在路标、指示、药物、书本上的应用,就像研究科学一样。这个当然重要,但我们忽略了《视觉沟通的文法》所提及的“说故事的技巧”。假如研究设计的可用性是微观,属于技术层面,那么“说故事的技巧”就是宏观、观感的层面。广告设计师对“说故事”应该游刃有余,这就是图像设计师所欠缺的,那么这个技巧该如何应用在视觉传达上?

我们能够制作精美的图像,但要使设计引人引胜、别具意义,这一切取决于背后的概念 (concept)。大部分人也喜欢听故事,若故事能化成设计概念,讯息便能有另一层的意义,这比单靠 visual impact 来吸引大众更为有效。这个技巧我不会视之为广告设计师的工作,而是每个设计师也应该要学会的事情,因为每个设计师也是说故事的人。